經過10余年的發展,銀川市的供暖面積已達4100多萬平方米,然而記者獲悉,由于面臨供暖管網普遍老化、超期帶病服役現象嚴重等四大問題,首府供熱市場的良性發展受到嚴重制約,致使居民投訴上升。2007年度至2008年度采暖期居民投訴供暖質量并要求測溫的比例占總投訴的60%,比上個采暖期提高了近20%。
供暖管網普遍老化
銀川市供熱基礎設施多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絕大多數屬“超期服役”,由設施嚴重老化造成的“跑、冒、滴、漏”現象普遍存在,加上大多供暖設施因缺乏維護長期“帶病”工作,安全隱患較多。上個采暖期已發生多起因設施維修造成的非正常停暖事故,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采暖。
維修資金無法到位
目前,銀川市執行的是2004年制定的采暖收費標準,與當前上漲的供熱成本之間尚有差距,不能完全反映供熱成本,且銀川尚未建立煤價熱價聯動機制,供熱單位普遍缺少維修資金,維修積極性不高,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
專業管理人員奇缺
銀川市現有供熱單位275家,負責4100多萬平方米區域的供熱工作,每家單位平均供熱面積僅15萬平方米,其中上規模的專營供熱企業僅有9家,占總供熱單位的3.3%。全市供熱單位中,暖通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管理人員的1%,普遍存在的人員素質低的狀況阻礙了行業的發展。同時,由于供熱專業技術力量不足,銀川市對供熱體制、熱源建設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個別問題長期遺留
哈納斯天然氣供熱的康居A區、C區等個別區域,由于供熱遺留問題長期無法解決,總供熱面積73萬平方米,采暖費收繳率不足10%,使該區域的供熱工作陷入惡性循環。
針對上述問題,銀川市供熱管理部門今年通過加強司爐、運行、收費及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同時著手編制《銀川市城市供熱規劃》,建立以燃氣供熱為主、燃煤為輔的供熱格局,扶持有經濟實力且社會形象良好的企業,擴大規模熱源點,逐步整合分散鍋爐房,優化供熱資源配置。目前,市政府已針對上個采暖期出現問題較多或矛盾較突出的區域進行逐一排查,并要求銀川市澤翔供熱公司等存在問題的供熱單位做好鍋爐及管網的維修工作,確保市民過一個暖冬。(閆文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