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35年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及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力爭比2025年翻一番。近年來,在一系列的政策推動以及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熱供暖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河北省雄縣實現了地熱供暖全覆蓋,建成了全國首座清潔供暖“無煙城”;南京、蘇州等城市地源熱泵供暖示范項目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
然而,地熱供暖也面臨著不少困難挑戰,如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資源勘查與評價不足、開發成本高、發展技術存在瓶頸等,導致推廣應用程度低。為此,筆者有如下建議:
加強頂層設計。要盡快制定出臺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或細則,為行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將地熱開發利用納入各地的“十五五”規劃編制中,可以制定專項規劃,明確資源開發紅線、優先序和保障措施。修訂完善地熱能供暖的技術指導手冊。定期發布典型案例,發揮普及推廣作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臺有利于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財稅、價格、金融政策措施。加大地熱能勘查支持力度,優化礦權出讓、項目環評、備案登記、取水許可、采礦許可等審批服務。對采用先進技術的項目強化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提供綠色信貸支持、實施差別化電價政策、優先用地指標等要素保障,推動地熱能開發利用降本增效。探索建立地熱碳減排核算體系,開展自愿減排核證,準許相關項目參與碳市場交易獲取收益。
完善協調機制。發改、自然資源、能源、財政、生態環境、水利等有關部門建立地熱能開發利用協調推進機制,加強部門會商,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細化推進措施,及時解決困難問題,協同推動地熱供暖行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強化科技支撐。加大地熱產業研發投入力度,開展地熱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攻關,把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納入科技計劃支持范疇,對取得重大突破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相應獎勵。加快人才培養,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技術產學研基地建設,促進關鍵技術裝備推廣應用。
優化市場環境。積極培育規范市場秩序,為地熱企業健康發展創造公平良好的環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支持企業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建立覆蓋地熱勘探、開發、裝備制造、監測和運維服務等全產業鏈的發展新格局。
加強宣傳引導。運用新媒體、電視、報刊等媒介,普及地熱能知識,提升公眾對地熱供暖的認知水平。通過地熱高峰論壇、科技創新成果展覽會等方式,加強行業內溝通交流,凝聚地熱能產業發展共識。通過示范項目現場參觀等方式,廣泛宣傳地熱能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和美麗中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社會認知度,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