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熱煤供需矛盾異常緊張,大慶市面對成本壓力,供熱企業上漲熱費價格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為此,大慶市有關部門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省內外考察和供熱企業成本監審。大慶市的熱費價格調整,已按程序啟動。煤價上漲帶來的供熱壓力,將由政府、企業和用戶三方承擔,不會全部轉移到百姓身上。
煤炭價格翻倍漲
“煤炭價格連續上調了幾次,目前還呈上漲趨勢。”振富供熱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洋告訴記者,2008年1月漲到了291元/噸,6月1日為311元/噸,8月1日達到431元/噸,到目前為止,龍煤集團的最新報價已經接近600元/噸。
面對不斷上漲的煤炭價格,各供暖企業也采取了積極的態度,一邊積極聯系煤源,一邊籌劃資金做好淡季儲煤工作。
據統計,目前大慶市各供熱企業淡季儲煤量平均達到40%左右,但個別企業的儲煤量并不樂觀。
針對儲煤問題,大慶市十分重視,多方聯系并和省里進行溝通和匯報,解決煤源問題。同時,市經委與全市61家煤炭經銷公司進行對接并達成協議,對市場現有的13萬噸煤炭可以隨時調撥急用,同時要求煤炭經銷企業再儲5萬-10萬噸煤,以確保大慶市正常供熱。
企業陷入生存困境
煤價不斷上漲,可是大慶市熱費卻沒有與煤價同步上漲。
據了解,大慶市現行的熱費價格是按慶政發[2003]33號文件規定標準執行的,其中住宅為每采暖期26元/建筑平方米;公建為每采暖期30元/建筑平方米;商服為每采暖期40元/建筑平方米。
而當時煤價每噸只有180元左右,與現在的價格比較,煤價漲了3倍多。
在大慶市6家供熱企業聯名向政府遞交熱價調整申請上,供熱企業說出了自己的壓力:與2003年制定熱費價格時相比,現原煤市場價格漲幅已經超過了200%,2008-2009采暖期居民供熱成本上漲幅度很大,供熱企業已無力獨自承擔煤價上漲帶來的壓力,繼續維持現
行熱費標準,供熱企業就將處于虧損境地。
熱費價格調整勢在必行
熱是一種商品,它也將隨行就市,如果供熱企業全面虧損,擔不起供暖重擔,市民的冬季供暖將受到威脅。
但是,調整熱費價格關乎全市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價格怎么調整,調多少,大慶市十分慎重。
為此,大慶市在6月份責成物價局、城管局等部門和供熱專家組成供熱監審領導小組,制定監審工作方案,依據國家發改委發改價格[2007]1219號文件《定價成本監審一般技術規范(試行)》,對大慶市三家有代表性的供熱企業進行成本監審。
最后得出結論:2007-2008采暖期居民平均供熱成本為25.55元/平方米,煤價上漲對供熱成本影響很大,根據供熱行業平均單位供熱成本推算,當煤炭上漲到375元/噸時,供熱企業達到盈虧臨界點,即損益平衡。
也就是說,從2007-2008采暖期,大慶市供熱企業開始接近盈虧平衡。
根據龍煤集團煤炭產品價格表,自2008年8月1日起,原煤431元/噸,裝運費按109元/噸計算,到鍋爐房原煤價格達到了540元/噸,而目前,原煤價格已經遠遠高于這個價格,大慶市的熱費價格調整已勢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