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居民用熱價格擬調整為36元每平方米使用面積,在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記者采訪了解許多市民表示,供熱價格上調幅度過大,已經超過心理承受價位。一些市民算過賬,集中供熱的費用遠遠超過空調和自家燒煤。而推進供熱計量改革,也成為很多市民的呼聲。
集中供熱遠高自家取暖
市民韓女士家中面積為81平方米,前幾年家中沒有集中供熱,家中以開空調和自家燒煤為主。今年,她家繳上1萬多元的配套費,打算自今年冬天開始享受暖冬。但是,集中供熱價格擬上調為36元每平方米使用面積,她又猶豫了。
韓女士給記者算了個賬:按36元算,一年集中供熱的費用為2187元;若自己燒暖氣,一個冬天需要1.5噸煤,按每噸900元算,費用為1350元;如果開空調的話,1匹定速空調的功率約為800瓦,累計工作一小時耗電量約0.8千瓦時,即使家中兩個掛機每天開14個小時,每月花費的電費約為362.88元,四個月的電費約為1451.52元。她說,不管怎么算,空調和自己燒煤都要便宜很多,是否開通暖氣,她還會繼續考慮。
記者了解到,和韓女士有著類似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數。由于集中供熱有著室內恒溫、干凈、舒服等優點,很多市民在是否使用空調過冬上,表現得很遲疑。一些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市民則明確表示,“還是選擇空調吧。”家中李滄區的張女士就是如此,她本來考慮跟供熱企業聯系,補繳配套費,實現供熱,但是現在她已經改變主意:“天氣越來越暖和,開著空調也可以。”
自由人員期盼取暖補貼
對于很多一般家庭來說,除了個別單位外,大部分單位的供熱補貼都在每人1000元以內,以韓女士為例,夫妻雙方的取暖補貼共1300元,就以往來看,基本不需要在供暖上再付費用,而今年就需要再加900元左右,這也是個不小的支出。
而實際上,很多市民夫妻雙方單位由于是小型私企等,并沒有取暖補貼,供熱費一下擬上調36.4%,他們接受不了。市民黃先生就是個自謀職業者,他表示,今年很多商品都漲價,已經嚴重加大了市民的生活負擔,供熱應該屬于政府送溫暖項目,政府是否可以加大補貼力度,而這種補貼,并不只是限制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而要涉及到每個市民,供熱如此大的漲價幅度,讓市民自己承擔,實在是有些受不了。
供熱期盼計量改革
“家中沒人的時候,室內也是溫暖如春,真是浪費。”市民陳女士表示,“如果能夠按煤氣一樣,一戶一表就好了!”陳女士的想法在日前的聽證會上,已經被代表提出。市民認為,這樣既可以降低市民的費用,也可以節約能源。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已經成為許多市民的呼聲。
記者了解到,很多市民也提出,供熱企業應該從加強自身管理上入手,提高效率,節約成本,不要一味地靠漲價來消化成本。據悉,市物價局將爭取在10月20日、21日將所有意見整理好,上報市政府決策。如果此次供熱價格調整方案沒有通過市長辦公會,還將再修改調價方案,再次舉行聽證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