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即將結束,10家已經投產使用的北京新城供熱中心能效數據昨天出爐。這些清潔、高效的大型熱源點與其所替代的160余家燃煤小鍋爐相比,不僅將其供熱面積擴大到3000萬平方米,同時按照一個供暖季每平方米節約燃煤10公斤計算,10大供熱中心每年能夠節省煤耗30萬噸,節省燃煤資金超過2億元。
作為政府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北京的10個遠郊區縣將從明年起全面實現新城集中供熱。30個集中供熱中心將取代670個分散的燃煤小鍋爐,為1億平方米以上的建筑提供熱源。由此,不僅遠郊區縣新城居民能夠在家中享受到高質量的暖氣供應,同時小燃煤鍋爐布局散亂、能源效率低下的現狀將得到最大限度改善。
集中供熱省下可觀經濟效益
順義區城東供熱中心是順義三大供熱點之一。5臺64兆瓦的燃煤熱水鍋爐負擔起了順義城東區全部的供熱取暖任務。“可不能小瞧了這里的能源效率。”城東供熱中心經理高洪瑞對記者說,“從管道的這頭走到那頭,只有2.8公里,供熱面積卻達到430萬平方米。”
這個2007年底投入使用的供熱中心已經有兩年的“服役”史,記錄下能源消耗和供暖效率對比的完整數據。高洪瑞告訴記者,一個供暖季,供熱中心每平方米供暖煤耗為19.4公斤,而之前燃煤小鍋爐的煤耗高達28.5公斤,每平方米節省9.1公斤燃煤,相當于節省了1/3的能源消耗。“一年算下來,供熱中心可節省煤耗近4萬噸。”
這僅僅是一個供熱中心的數據。類似數據還有很多:順義區城西集中供熱中心替代了10座小鍋爐房,供熱面積473萬平方米,和從前相比,每平方米節約燃煤9.1公斤,全年節約4.3萬噸;昌平北環供熱廠工程替代了30座小鍋爐房,供熱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按每平方米節約燃煤10.2公斤計算,全年節約燃煤1.3萬噸……
綜合數據計算,10家已經投入使用的集中供熱中心的供熱面積為3000萬平方米,按照一個供暖季每平方米節約燃煤10公斤計算,供熱中心每年能夠節省煤耗 30萬噸,節約資金超過2億元。
供熱中心交出優異減排答卷
記者在昌平水庫路集中供熱廠看到,高高的煙囪口蒸騰出白色的水汽。“這在過去都不敢想象。”供熱廠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被取代的小鍋爐房里從前冒出的都是滾滾的黑煙,給周邊地區造成很嚴重的污染。
“供熱中心采用的是除塵脫硫一體化設備。”他向記者“解密”水汽怎樣替代黑煙,“這項技術能讓除塵效率達到99%以上。加之采用先進的脫硫、脫氮技術,各項環保指標達到一個很高的標準。”
綜合數據測算,10家集中供熱中心在污染物的減排上可以說是創下令人矚目的“佳績”:其中,煙塵減少排放397.7噸、二氧化硫減少排放1091.8噸、氮氧化物減少排放1170噸,平均減排率分別高達74%、68%、67%。
30家供熱中心明年投入使用
“等30家新城集中供熱中心全部投入使用后,這些經濟、環保的細賬算下來將會更加可觀。”市發改委能源處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新城集中供熱不僅大幅度提高了區縣能源基礎設施的整體水平,而且單位供熱面積煤耗下降30%以上,二氧化硫、煙塵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顯著減少。
記者了解到,北京從2005年起率先在昌平啟動了新城供暖設施整合工作,之后逐步向其他遠郊區縣推廣。截至去年底,昌平、順義兩個新城已基本完成中心區的供熱資源整合,密云、懷柔、通州、平谷、延慶等5個新城供熱建設正在提速,大興、門頭溝和房山等3個新城啟動了集中供熱項目前期工作。
這位負責人表示,2009年,平谷、密云、大興等區縣10座集中供熱中心建成投產,完成規劃目標的65%;開工建設門頭溝、房山等區縣其余10座集中供熱中心,到2010年底,新城集中供熱中心建設任務將全部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