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中心城區集中供熱初步設計方案已經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會評審,而且許家莊熱電廠一臺機組預計2009年冬天就可以具備供熱條件。這標志著這項總投資5.4億元的涉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已經變得觸手可及了。
方案通過評審
日前,張家口市中心城區集中供熱初步設計方案《張家口市中心城區暨東山、西山產業集聚區供熱規劃(2008年———2020年)》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會評審,也標志著工程總投資54710萬元,涉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開始進入項目實施及建設施工階段。
其實張家口市集中供熱項目2006年已經在省發改委立項,初步設計由唐山市熱力工程設計院完成。集中供熱項目以河北大唐國際張家口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許家莊熱電廠為熱源,熱電聯產機組熱源最大供熱能660MW。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張家口市是河北省唯一沒有實現集中供熱的城市。
管網鋪設
中心城區集中供暖管道鋪設工程預計今年四月份開工,熱力管網主要布置在城市街道與居住小區。主干線自許家莊熱電廠引出,沿外環線向北至110國道,再向東進入市區。沿西苑路向北至朝陽西街,向東穿過大清河后,沿濱河路向北至市府西街,沿市府西街向東至鉆石路,再一直向北到工業南橫街,沿工業南橫街向東進入小區熱力站。
其中,橋西區支干線:從支干線的西苑路和朝陽西街的交叉口,沿西苑路向北至高家屯街的橋西隔壓換熱站。橋東區支干線:從主干線的鉆石路和工業橫街的交叉口,沿鉆石路向北至榮家巷南側的橋東隔壓換熱站。高新區支干線:從主干線的市府西街和鉆石路的交叉口,沿市府西街向東至中興北路,再向南至長寧大街,沿長寧大街西至小區熱力站。
橋西區今年結合5條道路的改造,鋪設6470米的供熱主管道,同時該區隔壓換熱站后二級網主干線,自換熱站出口沿西苑路向北至建設街,穿過建設街后西敷設至熱力站。橋東區隔壓換熱站后二級網主干線,自換熱站出口沿鉆石路向北至建設東街,沿建設東街向東敷設至熱力站。橋西區隔壓換熱站設在西苑中路與高家屯街交叉口的西南角,供熱區域面積166.5萬平方米;橋東區隔壓換熱站設在鉆石路西側,榮家巷南側,供熱區域面積345.7萬平方米。
四大熱源服務中心城區
按照規劃,供熱管網建成后,四大熱源將為中心城區供暖。
市中心區包括橋東區、橋西區、高新區,總供熱區域面積為49.9平方千米。其中橋東區為10.27平方千米,橋西區為9.94平方千米,高新區為29.69平方千米。
其中,大唐許家莊熱電廠熱源作為中心城區采暖的主要熱源。河北盛華化工有限公司自備電站作為輔助熱源。在橋東區和橋西區各建一座調峰鍋爐房聯網供熱。
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張家口市中心區內現裝有鍋爐1164臺,煙囪1152根。集中供熱后,對8MW以下的小鍋爐房進行拆除,這樣的話,張家口市供熱的煤耗量、灰渣量、煙塵、二氧化硫等物質的排放量都有所減少,將有效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而且對于改善北京上風向區域環境排放及官廳水庫上游流域水體污染具有突出作用。
473.47萬平米實現集中供暖
根據《張家口市中心城區暨東山、西山產業集聚區供熱規劃(2008年———2020年)》和《張家口市中心城區集中供熱工程項目申請報告》確定,張家口市供熱范圍。
根據供熱區域分布特點,張家口市中心城區暨東山、西山產業集聚區供熱規劃主要分為9個供熱區:A、B、C、D、E、F、G、H、I。
供熱分區A:橋西建設街以北地區的范圍。2010年,熱源選在祭風臺街快速路西環外側建設鍋爐房(G1),并與C區聯網供熱,規劃供熱面積362.98萬平方米。2020年,熱源對(G1)鍋爐房擴建,規劃供熱面積793.80萬平方米。
供熱分區B(含H):橋東建設街以北地區加上橋東山中城范圍。2010年,熱源擬在林園路與東外環路交口處外側建設區域鍋爐房(G2)。與C區聯網供熱,規劃供熱面積626.41萬平方米。2020年,遠期規劃熱源對(G2)鍋爐房擴建,規劃供熱面積1028.24萬平方米。
供熱分區C加D區:C區:建設街以南,站前大街以北的區域范圍。D區:站前大街以南的規劃區范圍。
2010年,熱源利用大唐許家莊熱電廠。一期工程建設2×300MW的供熱機組,能滿足C區采暖負荷,并可與A區、B區聯網供熱,規劃供熱面積1128.41萬平方米。2020年,區域面積增加到55.8平方千米。熱電廠二期擴建完成后,該熱源的最大供熱能力可增加一倍,滿足C區和D區的采暖熱負荷,規劃供熱面積2732.46萬平方米。
供熱分區E:張家口市東山產業集聚區所轄范圍;供熱分區F加I:張家口市西山產業集聚區加橋西山中城所轄范圍;供熱分區G:張家口市洋河兩岸區域,該區域由于目前基礎資料尚不完善,不具備進行詳細規劃的條件,不再詳述。
據了解,今年預計將完成集中供熱區域面積473.47萬平方米,設39個熱力站。
24小時不間斷供暖
集中供熱采暖期的界定是按室外日平均溫度連續3天低于+5℃開始采暖,連續3天高于+5℃停止供暖的規定,集中采暖期仍為第一年的11月5日至翌年3月25日左右,共141天。
據介紹,集中供熱是屬于低溫度,24小時不間斷,使室內溫度總保持一個平衡狀態,比小區供熱更具有保障性,讓人們居住的更加舒適。
節能環保
為了適應今后,張家口市的發展需要,在集中供熱的方案和設備選型上采用國內外先進的技術成果。
對于以采暖為主的區域,采用高溫熱水作為熱煤,再由小區熱力站制備低溫水供應至各采暖熱用戶。規劃太陽能熱源作為生活熱水供應。地熱采暖用于小規模高檔居住區或有生活熱水供應的賓館、飯店等。
目前在大多數建筑物內沒有設置調控平衡手段,沒有安裝計量儀表,僅有少數地區用戶入口加裝了鎖閉閥,以解決收費難的問題。當前,為解決建筑物內部房屋冷熱不均和能源浪費問題,實施建設中將在建筑物內立管上裝設平衡閥,以平衡各立管之間的流量。與此同時,逐步改變傳統的室內采暖系統,改為單管加跨越管系統或雙管系統,以適應“分戶循環、分室溫控、計量收費”的要求,同時達到節約能源并滿足舒適的供熱效果。
環境改善
集中供熱在保證被供建筑的溫度達到一個恒溫值之外,由于鍋爐房位于市區邊緣,供熱鍋爐房的除塵裝置效率高,有脫硫、除塵設備、煙囪高大,有利于煙氣擴散,以高點源排放代替眾多小煙囪的多源排放,可大大改善環境質量。由于遠離市區,減少了燃煤、灰渣在其裝卸、運輸、儲存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對市區交通的影響。
單臺鍋爐容量大,熱效率高,因而煤耗小,集中鍋爐房供熱,與容量小的分散鍋爐供熱相比成本較低,節能效果顯著,可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
集中供熱后,節省了大量的鍋爐房占地,有利于城市的合理規劃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