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會現場聲音
漲幅過高上調應控制在25%
解蓮蓮:低保戶
煤炭價格逐年上漲,調整熱價勢在必行,但應分步調整,兩套方案制定的熱價標準都過高,建議修改方案,對平房自行采暖的低保戶進行補貼。
韓麗琴:太原市低保中心
兩套方案中對低保戶的供熱價格標準,低保戶難以承受,建議按照2004年的低保供熱價格執行。近兩年我市已連續五次提高低保標準,因此采取提標的方式進行供暖補貼不符合實際。建議對收入高于低保標準150%的邊緣困難群眾,進行供暖補貼優惠政策。同時,降低兩套方案中的熱價標準。
栗鳳剛:中房集團太原公司
調整方案上調幅度過大,建議調整幅度為25%,即按使用面積計算,太原市城市居民熱價調整為4.5元/平方米·月左右。
對不同的建筑應采取不同的收費標準,建議1980年前的不節能建筑,按調整后的價格計費;1986年—1996年的建筑,按調整價的81%計費;1996—2009年的建筑,按調整價的65%計費。對已安裝熱量計量表的用戶,須按熱量表計量收費。建議區域供熱應與集中供熱執行統一熱價標準。
孟鐵: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
調價是必要的,但兩套方案的提價幅度都太大,建議將提價幅度控制在25%以內,要特別關注下崗、低收入者的負擔問題。希望對中低收入消費者進行補貼,政府應加大財力投入,建立完善的財政支持機制。
難以承受建議暫緩調價
郭鳳琴:省城老軍營第三社區
目前,各種消費品和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供熱價格適度上漲也合理,但下崗失業人員、無工作者等中低收入人群沒有任何供熱補助,熱價上調會增加他們的生活負擔,建議暫緩調價。政府應重點考慮低收入家庭的實際情況,對這部分人群予以政策援助或資金補助。同時,應讓老百姓了解供熱成本。
閆桂榮:泰格律師事務所
就此次熱價調整的兩套方案,我向100位消費者進行了調查,得出兩個結論:就目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嚴峻,居民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調價應暫緩進行;如果調價,放棄兩個方案,將調整幅度控制在20%以內。
熱企有困難同意方案一
孫琨:太原市熱力公司
本次供熱成本監審嚴格采取下限。2008采暖季是“暖冬”不能代表正常年份消耗成本,應按國家標準計算各項單耗,以定員標準乘以城鎮職工平均工資計算成本。
在確保分步到位和財政、企業、用戶共同負擔的原則下,財政補貼應有明確額度,電廠供熱售價按調價幅度增加,滿足上述三方面條件的情況下,同意方案一。
石永明:市建管委
經過成本監審,太原市供熱企業虧損約2.4億元,此次調價消化1.2億元,仍有1.19億元的政策性虧損。建議1.19億元的虧損部分按照以往慣例仍由省市財政分攤解決。認為第一方案比較合適,既考慮到了居民承受能力,又考慮到了供熱企業的困難。
劉晨行:市財政局城建處
2006年到2009年,太原市對供暖財政補貼為5.2億,僅2008年和2009年就補貼了2.6億元,其中城市供熱企業補助3.8億,財政供養人員1.3億,城市低保人員1200萬元。建議提供透明、公平、合理的成本水平,為價格調整提供佐證。同意調價方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