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采暖期即將到來,“能否溫暖過冬?”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此,從今年8月份起,山東省濰坊市供熱主管部門就開始未雨綢繆。圖為18日上午,供熱工作人員在居民區為市民解讀最新的供暖信息。 (記者 曹凱旋 攝)
“用多少熱,就交多少錢”,當錯綜復雜的供熱矛盾伴隨著寒冬困擾著市民時,這種理想的供熱模式總被人們千呼萬喚。10月19日,從山東省濰坊市供熱主管部門傳來消息,“分戶計量”的理想供熱模式正在濰坊首次大面積試水,僅今年濰坊市就有31個居民區納入了試點改造范圍,到2015年將全面推廣。這標志著山東濰坊的供熱事業將迎來新的里程碑。
“分戶計量”可節約費用15%
簡單地說,分戶計量就是在每家居民家中安裝控制器和計量表,通過儀表顯示數據來收取采暖費,即“用多少熱,交多少費”。這是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方式,國內天津、青島等地都有過嘗試。與傳統的集中采暖相比,分戶計量的采暖方式可節約15%費用和20%的能耗。更重要的是,它如同一把利劍,能將一些錯綜復雜的供熱矛盾一一斬斷。“一戶不繳費,整個單元挨凍” ,“用多少熱都交一樣的錢”,“熱了開窗戶,冷了就投訴”……這些理不清、剪不斷的供熱矛盾也許自此將被終結。
今年9月,山東省濰坊市下發了關于建筑物節能改造的通知,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關于供熱計量的試點改造,這標志著濰坊供熱分戶計量正式拉開序幕。此次改造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度調控改造;二是熱源和供熱管網熱平衡改造;三是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
19日,山東省濰坊市燃氣供熱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是濰坊首次大規模地進行供熱試點改造,可以說是濰坊供熱事業上的里程碑。
“分戶計量模式雖在外地有一定的成功經驗,但對于濰坊來說,還是第一次,因此這次試點至關重要。”濰坊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對于這次大規模的試點改造,濰坊市各部門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以保證試點改造打響“第一槍”。
31個居民區納入試點范圍
山東省濰坊市公布的首批改造小區名單顯示,整個濰坊有31個居住小區被納入了改造范圍。其中,青州、昌樂、坊子和市直各1個,安丘、壽光各2個,昌邑、臨朐、高新、奎文各3個,高密5個,諸城6個。這些小區是經過建設部門和供熱主管部門綜合考慮,最終選定出來的,總面積達65萬平方米。
在這31個小區中,濰坊市區共有7個,分別為:農科院住宅樓、春花苑住宅樓、世嘉銘園住宅樓、魯祥花園住宅樓、中央麗景小區花園住宅樓、大虞村宿舍樓和坊子區政府宿舍樓。這些住宅樓大多較為“年輕”。
昌邑北苑小區在此次改造范圍內。該小區居民樓墻體外圍均貼上了一層30毫米厚的隔熱材料,原來的單層玻璃也改為雙層,熱力網管系統還全部進行了升級處理,并安裝了熱計量表。19日,在該小區一號樓二樓姚先生的家中,記者看到室內的供熱管道和散熱片之間安裝上了一個熱流量控制表。姚先生說,這個小小的儀器能控制供熱管道中的熱水流量,進而控制室內溫度,當室內溫度過高時,可以將流量調小,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而隔熱材料則可起到冬暖夏涼的空調效果。
熱力專家介紹,保守預測,對建筑物進行三大方面的改造后,節能效果可達到30%以上。濰坊市建設局工作人員說,目前濰坊有不少年代久遠的既有建筑浪費能源較為嚴重,特別是在采暖季節和夏季使用空調期間。對既有建筑物實施節能改造,不僅能避免能源的浪費,還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2015年全面推廣分戶計量
濰坊市供熱主管部門負責人說,分戶計量是最為理想的供暖模式,大規模地推廣會成為必然。目前,濰坊已經列出了供熱分戶計量的時間表。2009年度民用建筑分戶供熱計量設備安裝比例應不低于10%,2010年不低于20%,2011年不低于40%,2012年達到80%以上,而2015年力爭全面實施。
除了加大對既有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力度,對于新建的建筑物,濰坊也出臺了嚴格的“準生”制度。
濰坊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全市所有新建建筑采暖系統必須全部設計供熱計量和室內溫度調控裝置,符合條件的,要安裝相關設備;所有新建供熱工程的熱源、熱力站、管網必須安裝計量裝置和水力平衡、氣候補償、變頻等調控裝置。
另外,新建采暖民用建筑和供熱工程建設必須包括供熱計量的相關內容,否則規劃部門不予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對于未按規定進行供熱計量設計的,建設部門將依法對設計單位進行處罰。施工圖審查機構應當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對供熱計量設計文件進行審查,不符合國家規范和標準的,不得出具審查合格證明。建設單位申領施工許可證時,應當提交包含供熱計量內容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證明,否則不予頒發施工許可證。施工單位未按要求施工的,應責令其限期改正,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記者 曹凱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