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城鄉冬季供熱取暖工作,是當前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一項重要內容。省委、省政府對此非常重視,早在7月份省委召開的常委(擴大)會議上,省委書記張寶順就指示:要及早謀劃,解決好城鄉群眾冬季取暖用煤問題。王君省長就此也專門聽取匯報并明確要求:各市、縣人民政府的一把手要親自抓落實。為把黨委、政府關心民情、改善民生的重大決策落到實處,省政府于6月和9月先后兩次召開專題會議,對全省城鄉冬季供熱取暖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千方百計確保全省城鄉居民溫暖過冬。那么,隨著11月1日供暖日期的到來,這項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樣了?記者與分管此項工作的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閆晨曦對話,相信對話的內容能夠給人以溫暖。
提早謀劃準備工作充分
記者: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山西省對全省城鄉冬季供熱取暖工作曾兩次進行研究部署。請問,與往年相比,山西省今年有哪些新的變化和改進措施?
閆晨曦:與往年相比,今年著重從下列幾個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在城鄉供熱儲煤工作方面,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在保障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電煤供應的同時,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把區域鍋爐房集中供熱用煤和城鄉居民分散供熱用煤都列入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調控范圍,保證了供熱企業和廣大城鄉居民的供熱采暖用煤。比如太原第二熱電廠,作為太原市集中供熱的主要熱源點,在煤源緊張、煤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多路出擊,積極與省內外煤礦聯系,開辟新的供煤點,增加火車進煤量,確保了供熱用煤。再比如晉城市,要求煤礦所在地的鄉鎮和農村,由煤礦按照統一規定的供煤標準直接供應;沒有煤礦或離煤礦距離較遠的鄉鎮、農村由縣(市、區)政府統籌協調解決,市區規模性區域集中供熱用煤由市政府統籌安排,并將用煤量具體細化至蘭花集團、晉煤集團等相關煤炭企業。
二是在供熱價格方面,要求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充分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和企業的發展能力,科學合理地制定各地的供熱價格。比如,晉城市實行定點平價供煤,供熱收費價格標準依然保持去年水平,每月每平方米3.3元。朔州市今年煤炭不提價,供熱不漲價,市區居民熱價仍為每月每平方米3.4元;機關團體和經營性用戶也執行去年價格。呂梁市居民集中供熱價格也不漲價,仍保持去年每月每平方米3.2元的價格;而非居民供熱(包括機關團體辦公用房和商業用房等)的價格有可能變動,具體變動情況還有待省物價局批準。
三是在城鎮供熱監管工作方面,要求各地人民政府要把本行政區內所有的供熱企業和單位以及承擔居住區供熱的物業公司,都要納入當地人民政府的監管范圍,保障人民群眾安全穩定的用熱。比如呂梁市區,去年冬天由于管網漏水,城北區從12月23日開始大面積停暖,一直到12月29日才逐漸恢復。今年為杜絕此類事件發生,市區各供熱企業早早就開始進行供熱準備,管網、換熱站及熱源廠設備、設施的檢修維護于9月底就已結束。城區一次管網注水從10月10日開始,目前已全部完成。城南、城北供熱站已于10月25日開始點火升溫試運行,11月1日達到正常供熱溫度。
此外,各地還因地制宜,推廣和利用了一些新型供熱模式。如忻州市今年取締了城區現有的497臺非環保燃煤鍋爐,供暖方式采用了熱電聯供、焦爐煤氣供熱、煤粉鍋爐供熱、地熱源泵供熱等方式,既讓市民溫暖過冬,又從根本上改善了市區環境。
記者:根據省政府要求,各地要在采暖期到來之前,落實好各個環節的供熱保障工作。請您談談落實情況?
閆晨曦:在省政府下發 《關于認真做好2009年冬季城鎮供熱和解決農村取暖用煤問題的通知》之后,全省各市提早謀劃,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具體表現為:
突出了城鄉供熱用煤的保障工作。如太原市熱力公司所屬東山、城南、城西三個熱源廠的用煤9月底就按計劃進行儲備,到目前已儲存優質煤5萬余噸。太原市小店區預支2000萬元支持區供熱公司積極儲煤;尖草坪區計劃儲煤17萬噸,實際儲煤12萬噸,到供熱期儲煤率能夠達到90%。呂梁市區城南、城北供熱站于10月14日完成冬季用煤政府采購工作,所訂用煤從10月22日開始陸續進場。據初步測算,全省城鄉供熱用煤(不含熱電聯產)約需2720余萬噸,按照省政府的統一要求,各地積極組織供熱企業與煤炭企業簽訂購銷合同,按照點對點的方式,已將供熱用煤落實到具體煤礦。
注重提高城鎮供熱設施水平。如大同市今年共投入資金5.72億元,鋪設集中供熱管線一次網(熱源→熱力站)156公里,二次網(熱力站→用戶)54公里,新增熱力站76座,拆除燃煤鍋爐296臺,直接增加集中供熱面積840萬平方米,是往年年度增加面積的3倍。同時,還將原來的4家熱源企業改為集中由大同第二發電廠、大唐云岡國際熱電公司兩家優勢企業負責熱源供應。目前這兩家企業的總供熱能力已增加到3650萬平方米。綜觀全省,城鎮集中供熱的總體水平已經得到了顯著提升,全省22個設市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在去冬70.2%的基礎上,今年進一步加大了城鎮集中供熱工程的規劃建設和對老舊管網改造的力度。目前,全省11個設區城市新增集中供熱面積3700余萬平方米。
同時,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今年在農村居民采暖方面,各級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著重強化了農村居民采暖用煤保障供應工作,目前已經落實就緒。如朔州市,五個產煤縣區供熱用煤均由本地煤礦定量限價供應,財政適度補貼。對于唯一的無煤縣應縣,市政府給予200萬元補貼,并指定由山陰、懷仁按縣內價格供煤。
讓利于民 確保群眾受益
記者:取暖價格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根據省物價局 《關于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今后城市供熱價格如要調整,必須在10月10日前完成。請問我們省今年是否調整?怎樣調整?
閆晨曦:目前,各市居民供熱價格多是2005年以前制定的,有的甚至還在執行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熱價。近年來,煤炭價格大幅上漲,而供熱價格長期未作調整,造成了供熱價格與煤炭價格長期嚴重倒掛,供熱企業出現比較嚴重的政策性虧損,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十分困難的境地,只能依靠政府補助維持生產的正常運行,制約了供熱行業的健康發展。
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根據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做好冬季供熱采暖工作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省物價局于今年7月聯合下發了 《關于城市供熱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對供熱價格的調整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提出具體要求,特別是明確指出各市人民政府要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大局出發,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尊重居民的合法權益,強化對困難群眾的供熱救助措施,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自主決策供熱價格是否調整。對做出調整決定的城市,明確要求依法履行價格調整程序。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關于低收入困難群眾的采暖補貼問題,省里已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規定對城市低收入困難家庭,按每戶建筑面積60平方米為基準,由財政補貼85%的采暖費。各城市在此基礎上,均結合實際出臺了不同形式的補貼政策,如長治、陽泉、晉中等城市提出了供熱收費實行減免、補助供熱用煤、調價時對低收入困難群眾的采暖費維持原水平不變等不同的政策措施,以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冬季取暖。
記者:省政府要求,對農村冬季取暖用煤,價格由各級政府與煤炭生產企業協商確定,保證以優惠價格供煤,讓利于民。必要時,可采取臨時性價格干預措施。對農村五保戶、低保戶等特殊困難群體,市縣財政要安排專項資金進行補貼。您能不能具體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閆晨曦:今年,為切實解決好農村冬季取暖用煤問題,省政府在充分考慮農村實際情況基礎上,通過加強農用煤來源和價格管理,使農村居民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冬季取暖用煤問題得到了重點保障。全省農村冬季取暖用煤量約1200萬噸,按照省政府要求,各地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比如太原市萬柏林區,決定由區財政撥200萬元專款對王封、化客頭地區的五保戶、低保戶、特困戶、困難戶等5092戶困難家庭給予冬季用煤補助。杏花嶺區則考慮對城市和農村部分自供熱家庭給予適當補貼。朔州各縣區對孤寡老人、傷殘軍人、老紅軍、新中國成立前的老黨員、五保戶等,由政府組織供煤,專礦供應,專車配送,每戶2-3噸,逐戶免費發放。陽泉、呂梁、長治等市也采取限價定量的方式,以較低價格向農民供應一定數量冬季取暖用煤。大同、晉城等市統籌安排煤炭企業供煤范圍,并采取"政府補一點、煤礦讓一點、農民掏一點"的辦法,保證農民燒得起煤、過好冬。忻州等市協調解決產煤縣和無煤縣的煤炭供應問題,保證無煤縣農民取暖用煤。晉中、運城等市對農村困難群眾實行財政專項補貼,部分地區由鄉鎮全額負擔,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強化責任 改革計費方式
記者:今年,山西省對因組織不力,造成群眾用不上煤、供不上暖,甚至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請問,山西省以前有沒有這樣問責?為什么?
閆晨曦:近年來,隨著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城鄉供熱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解決好今冬供熱問題,省政府不僅建立了屬地管理、市縣為主、省級協調、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還明確了行政首長的負責制與問責制。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這充分說明省委、省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和重視;也表明了省委、省政府解決好這一民生問題的堅強決心。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作為全省城鄉供熱的行政主管部門,將與其他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強化對各市供熱工作的監督管理和考核。今年將把供熱事故的發生與處置、供熱投訴的受理與處理、按熱計量收費改革試點等三項指標作為考核重點,年底對各市進行排隊通報。
記者:按熱計量收費是國家提倡的一種收費形式,這項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根據山西省改革試點的實際情況,今后將會怎樣開展此項工作?
閆晨曦:按熱計量收費是城鎮供熱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推進建筑節能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按照國務院節能減排要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城鎮集中供熱按計量收費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2010年采暖期前,所有北方城市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取消以面積計價收費方式,全部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方式;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全部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并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同時,按照國務院的要求,2011年前完成北方地區既有建筑供熱計量節能改造任務1.5億平方米,并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就全國來講,許多省市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如,河北省的承德和唐山作為全國供熱計量改革示范城,截至2008年承德市熱計量收費面積達126萬平方米,85%以上的居民節省了熱費,平均每戶節省387元;唐山市實現供熱計量收費面積238萬平方米,75%居民節省了熱費。就山西省來看,2008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與節能改造省補資金共落實2456萬元。陽泉市政府拿出了1000萬元專項資金,完成了28萬平方米的改造,并安裝熱計量表及相應裝置1700套;太原市完成了22萬平方米的改造;運城市也結合城市集中供熱建設的實施,積極推進供熱計量改造,完成了6萬平方米的改造。雖然省里和各地都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努力,但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效果還不明顯。為此,下一步我們將把供熱計量收費作為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工作來抓,希望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和配合,也希望得到廣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從而全面推進山西省供熱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