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天津視窗11月3日電:降雪才止,降溫又至,連日來突變的天氣讓天津提前感受到了“寒冬”的滋味。“屋子里太冷了,穿著毛衣都不覺得暖和,什么時候能給暖氣呀?”“突然這么冷,地里的蔬菜會不會被凍壞,市場上的蔬菜供應會受影響嗎?”“氣溫驟降,家里的老人孩子應該怎么保健?”這些都成了市民關心的話題。昨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天津市供熱、衛生、農業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和專家。
新增供熱千萬平方米
一切就緒隨時可供熱
受近日強冷空氣突襲影響,本市供熱系統已于昨日提前拉開今冬供熱烘爐工作的大幕,做好按照要求隨時升溫的準備。供熱部門承諾,今冬在確保11月15日準時供熱的同時,將根據天氣變化隨時調整供熱部署。
為保證冬季鍋爐正常運轉,在年初供熱期剛剛結束后,工作人員就將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液體注入鍋爐,保證鍋爐內壁不會銹蝕。從9、10月份開始,緊張而繁忙的儲煤工作拉開了序幕。供熱期來臨前,烘爐程序是保證及時供熱的必備條件。到正式供熱時,“兩用一備”的鍋爐配置,將為正常供熱再上一道保險。此外,供熱所需自來水還要在經過除氧、降低水質硬度等程序處理后才能使用。按照往年慣例,雖然目前還沒有正式開始供熱,但津城的供熱系統已經進入“沖刺”階段。在維護、維修工作都已經完成的情況下,部分供熱站點已從昨天開始點火烘爐。
在已經開始烘爐的供熱站可以看到,粗細不一、大小不等的果木燃料早已入庫。工作人員不停地拿起木材,逐一將其送進爐膛,熊熊的火苗讓爐膛溫度逐漸升高。“為了確保準時點火升溫,我們必須提前烘干爐內潮氣,避免突然大幅升溫導致爐膛破裂。”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所有供熱單位的檢查維修工作已經全部完成,設備具備供熱條件并逐漸進入冷運行,冬煤儲備等也已經基本到位。
據了解,今冬本市供熱面積新增加1000萬平方米,居民住宅集中供熱面積達到1.48億平方米,涉及210萬戶,集中供熱率由去年的92.5%提高到94.5%,在我國北方地區屬于集中供熱率較高的城市。今年冬季供熱期,供熱部門將加強對鍋爐、高壓容器和電力電器等重點環節部位的巡視,及時發現隱患,排除故障。同時,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組建搶修隊伍,儲備應急物資,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