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根據(jù)國家建設部《關于組織開展供熱計量改革示范城市工作的通知》,威海市被列為全國12個供熱計量改革示范城市之一,將在三年內對150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進行供暖分戶計量試點工作。今年威海在7個小區(qū)安裝了計量表。供熱即將開始,計量供暖能不能省錢?不少市民心中沒底。
計量供熱]
7個小區(qū)試點
進入11月份以來,隨氣溫的降低,供暖問題逐漸提上了日程。威海作為全國12個供熱計量改革示范城市之一,經過層層篩選,今年選取了7個居民小區(qū)進行試點。這
7個小區(qū)分別為文化名居小區(qū)、鳳凰城一期、華能小區(qū)、政府第二生活小區(qū)、金谷小區(qū)、濱海明珠小區(qū)、中信小區(qū)B樓和C樓,均是保暖性能設計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節(jié)能系數(shù)30%以上的樓房。供熱計量改革主要包括分戶熱量表和室內溫控裝置兩部分,改造所需費用全部由財政和供熱企業(yè)承擔。目前,7個小區(qū)分戶熱量表的安裝工作已全部完成,室內溫控裝置已基本安裝完畢。
如何收費]
先預交,多退少不補
7個小區(qū)試點計量供熱,如何收費,相關部門制訂了收費標準,即,對用戶實行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收費,計算公式為:供熱費=基本供熱費+計量供熱費=基本熱價×收費面積+計費熱價×用熱量。其中,采暖基本熱價按面積計費價格的40%計算,即25元×40%=10元(威海供熱收費標準為每平方米25元);計量熱價為每吉焦30.6元。居民用戶收費面積為使用面積,非居民用戶收費面積為建筑面積。
考慮到首次試點可能發(fā)生偏差等問題,今冬供熱前,試點小區(qū)內的用戶仍需按面積計費額一次性預交供暖費。待供暖期結束后,供熱公司將按計量收費標準,對居民用戶預交的暖氣費實行多退少不補。即,熱計量計費低于按面積計費的,差額由供熱公司退還給用戶,高于按面積計費額的則不需補交。
居民反應]
省不省錢心里沒底?分戶供熱計量表箱
據(jù)了解,對于計量供暖,市民是喜憂參半。樓層在三樓的王女士告訴記者,聽工作人員介紹,她的家位置比較好,熱量不容易流失,家里白天基本沒有人,好好調節(jié)的話,一個采暖期下來,省下一二百塊錢不成問題。一些頂樓居民心里卻在嘀咕,屋里的熱量會不會因為流失而造成比按面積收費高呢?而且,對于室內溫控裝置的調控,什么時候應該什么溫度,怎樣才能省錢,計量表會不會有誤差等等,諸多問題讓市民一頭霧水。
市民李先生說出了自己的顧慮:“以前一直以為計量收費和面積不掛鉤,但按照兩部制的熱價計算方式,還是得和面積聯(lián)系到一起,這么復雜的計算法,真擔心一個采暖期下來計量供暖交的錢反而會比面積供暖多,按面積計費或許還能省心些。”
專家支招◎
室溫調到10℃左右
“用多少熱,交多少錢”,不少市民認為,要省錢就得經常關閉暖氣,早上出門將供暖閥門關上,晚上回來再打開。威海市燃氣熱力管理處熱力科的姜軍科長卻認為,早上關閉晚上打開的方法不可取。因為供熱與電、水、氣消費相比有其特殊性,就是傳導性,熱量在傳輸過程中易流失,并且室溫也不容易很快達到理想的溫度,尤其是保溫性差的老建筑用戶、頂樓用戶、上下樓停暖的用戶,這種情況可能會比較明顯一些,最后計量收費往往容易出現(xiàn)比按面積計費還要高的情況。
如何操作才能既省錢又方便呢?姜軍科長支招,供熱計量收費對于大部分用戶是省錢的。居民可在上班離家時將室內溫控裝置調到10℃左右,傍晚回家時再調整到需要的溫度,如此能節(jié)省不少。對于市民擔心的計量表是否準確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將不定時進行檢查,保證用戶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