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國開始集中供暖以來,一直實行按面積繳納供暖費用,這種收費方式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指責。與此同時,要求實施供熱分戶計量的呼聲越來越高。實行分戶計量將提高居民主動節能的意識,還能緩解熱源緊張。住宅建筑水、電、氣、暖實行抄表到戶、計量收費是城市現代化發展的大趨勢。
在10月22日唐山舉行的北方采暖地區供熱計量改革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0年采暖期前,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全部完成供熱計量改造;所有北方城市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全面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方式。
長期致力于水、電、氣、熱表開發的北京震宇電氣集團董事長王劍元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戶計量供熱符合市場規律,對于建筑節能有重大意義,但目前實施起來仍有一些困難。
來自熱力部門的意見是,熱計量表使用壽命較短,一般為5-7年,熱計量表的購買及更換成本加上維修費用比起分戶計量少用的費用,節省得不算多;改造成本及熱表的安裝、維修等費用由誰負擔沒有明確,使得實施改造的阻力較大;不符合環保節能的老房屋按實際用熱量計費費用會更高。
王劍元也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居民對既有建筑改造成本的承擔在觀念上難以轉變。其次,來自熱力公司的排斥,因為此舉不但減少他們的收益,而且將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他們的權利。再次是來自行業內的一些抵制,采用先進的計量儀器必將推進計量行業的洗牌。
針對上述問題,孔容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中國應出臺一個國家級的分戶計量法規,法律架構必須明確,細節要闡述清晰,并且要與現有的民法或商業規定相關聯。一旦責任和法律框架得以確立,很多其他問題應該留給市場來解決。另外,能源價格是節能唯一的動力,只有最終用戶支付真實的能源成本才能實現持續性節能。
令人欣喜的是,據北京市政市容委供熱辦主任郭維圻透露,有關立法正在進行,有望今年出臺,明年正式推進。 分戶計量法規,即便不用作分戶計費使用,也有很多的好處:第一,可以監測管網系統的水損耗。第二,可以分析樓宇真實耗能情況,為節能方案提供數據。第三,可以監測樓內能耗行為。
“集中供暖的分戶計量是一個大趨勢,可以減少很多現實紛爭,但這一改革涉及區域經濟發展程度、供暖技術、節能減排、用熱計量辦法、價格收費機制、供暖系統大規模改造等等問題,更重要的是,供暖是一項每年都必須按時進行的工作,涉及到百姓的切身利益,理應實行漸進式的改革,相信隨著改革的推進、技術的不斷進步,分戶供暖會盡快變成現實。”北京的一位供熱專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