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熱量表從七十年代開始研究開發,到1997年才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 《Heat meters ,European Standard EN 1434》。中國的熱量表應該是:符合國際和國家標準,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而且符合中國國情,既能用于集中供暖又能用于集中供冷,又能為有關管理部門和廣大用戶接受的熱量表。
中國熱量表的自行研制開始于上世紀的90年代。當時已有歐洲的熱量表樣表進入中國, 1990年有關單位作為國家“七·五”科技攻關課題,研究仿制。
1997—2000年,歐洲標準《熱量表 EN—1434》逐漸被一些企事業單位所了解和重視,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航天部、兵器部等直屬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先后都以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到熱計量儀表裝置的研制開發工作中來,或者與企業合作,或者自己投資開發。中國熱量表的研制開發走上了正軌。
2000年2月18日,建設部發布了76號令—《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鼓勵發展分戶熱量計量技術與裝置”和“推行溫度調節和戶用熱量計量裝置”。進一步激勵了中國熱計量儀器儀表產業的熱情。在此期間,建設部主持編制了《熱量表國家行業標準》,對國內開發、生產熱量表的企業起到了啟發和幫助的作用。一些盲目追求低成本,急功近利的中小型民辦企業,知難而退,停產整頓。仍在繼續開發生產熱量表的企業,即使是一些技術條件差的中小型民辦企業,也紛紛主動尋求高水平的技術支持與合作。
繼建設部2001年2月5日發布,規定于6月1日起實施《熱量表標準CJ128-2000》之后;2001年12月4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225-2001)-熱能表》,并規定2002年3月1日起實施。中國的熱量表從法制概念上建立了關于生產標準和技術鑒定的完善的質量保證和監督的體系。這兩個國家標準和規程,都是以最新的國際標準為參考依據的。無論是早期熱量表生產企業,還是趕潮流而上的新熱量表企業,都必須面對,并經受這一新的考驗。
中國現在生產、經營熱量表的企業已超過了67 家(2002年6月的不完全統計)。地區分布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山東、遼寧、河北、江蘇、浙江、廣東、吉林、黑龍江、陜西、甘肅、寧夏、內蒙、深圳等 16 個省、市、自治區。分布比較集中的北京、天津、山東三地超過了33家,約占總數的50%。 這些企業中,與國外的熱量表專業公司合資、合作或作為經營代理的大約有15家,約占總數的24%。中國的熱量表生產企業大部分是中小型民辦企業,約占70%。目前,以熱量表為主的產品,投資規模最大的是沈陽航發熱計量技術有限公司。在過去幾年里,據不完全的統計,開發生產、銷售并應用的熱量表累計超過10000套的國產熱量表生產企業有:沈陽航發熱計量技術有限公司、天津萬華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延吉耐世康儀表有限公司、天津市賽恩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等。全國已安裝在集中供熱和供冷建筑系統上的國產熱量表累計已超過10萬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