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正式供熱至今,已有半個多月時間了。想用多少熱就用多少熱,自己可以隨意控制用熱量,來達到節能、省錢的效果,這是很多市民盼望的集中供熱模式。青島市從2001年啟動供熱分戶計量試點工作 ,曾先后在福州路公交宿舍、金瑞小區、辛家莊四小區、浮新小區等小區進行分戶計量試點。今年的動作相對大一些,可即使如此,這8年來,本市實施分戶計量試點的小區也僅有十余個。那么,是什么卡住了分戶計量普及之路?
■現象
供熱分戶計量百姓疑問多
自2001年以來,全市現已有10多個小區成為供熱分戶計量試點區域,這些率先嘗鮮的小區用戶反響如何?記者日前走訪發現,確有居民表示分戶計量后一個冬天能省下30元至300元不等的費用,但也有小區居民認為效果不太明顯,對于分戶計量的具體計算方式等問題也一直弄不明白。
二輕新村:居民不知如何計量
二輕新村是青島賽媒特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推行分戶計量的一個試點小區,2007年完成分戶計熱改造,但新計熱法實施兩年了,多數居民并沒感覺到省錢。
8號樓艾先生家的四組暖氣片上,分別安裝了四只熱分配表,每只表都在跑字。“安這個表有什么用,到現在我也沒搞明白。”艾先生拿出了分戶計量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抄表單,“第一年我們很節省,有的房間暖氣片直接關掉,最后沒退費;第二年,我們干脆就把暖氣片全打開了,結果還是沒退費,但也沒多交錢”。
在采訪中,有的居民反映第一年供熱結束后,他們領到了30元至80元不等的退費,但大家跟沒領到退費的居民反映一樣,均不知道這結余的熱費究竟是怎么算出來的。
榮馨苑小區:到底能省多少錢
今年,市市政公用局確定了八個小區進行熱計量改造,榮馨苑小區是試點小區之一。該小區的熱計量表11月中旬已投入使用,不過,據居民們反映,熱計量表鎖在管道井內,居民根本看不到跑了多少字,對于如何分戶計量也還不太了解。
“分戶計量如何操作,用戶怎么做才能節省能源和費用,這些我們都還沒弄懂。”6號樓的李女士表示。
5號樓丁先生家白天沒人時,主人曾試過把暖氣閥門關掉,“可晚上一到家就冷冰冰的,再打開暖氣片,溫度很久上不來。”丁先生說,所以最近家里白天即使沒人也不再關暖氣,“我想就這樣放開來用一個冬天,看看究竟分戶計熱能不能省錢?”丁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很多鄰居也都抱有同樣想法,對分戶計量持觀望態度。
浮山后四小區:計熱表啥時才能用
浮山后四小區26#、26#A、26#B、26#C四座樓都是2001年建成的,配備的供暖設施是當時較為先進的雙管系統,每戶居民還交了3000元錢購買熱計量表。但是,8年過去了,四座樓一直沒有實施分戶計量,閑置的計量表反給居民添了一塊心病。
“現在家里供熱時能達到20℃以上,有時甚至需要開窗透氣,熱氣都跑了,多可惜!”26#B樓的朱先生告訴記者,200多戶居民為此曾與供熱企業多次交涉,但至今沒結果。居民向記者展示了3份熱力公司的回復文件,其中羅列了一系列原因,包括小區換熱站及供熱管網未進行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小區未列入市2009年分戶計量試點小區等,最終,熱力公司答復該四個樓座均不具備按計量收費的條件。
臺南路1號:想分戶計量房屋咋改造
盡管尚處于試點階段,但在記者采訪過程中,絕大部分受訪者均希望采用分戶計量,就連一些建成年代較久遠的小區居民也想嘗試。不過,根據有關規定,2004年之前建成的房子必須進行墻體、門窗、供熱設施改造,之后才能實行分戶計量。臺南路1號正在進行這項工作,記者近日專程前往探訪。首先,門窗改造是將原來的單層鋁合金窗戶,全部換成能起到保溫、隔熱作用的斷橋隔熱型材的窗戶;其次要進行墻體節能改造,建筑外墻必須打磨,墻體裂縫、脫皮、不平整等現象都要進行處理,最后還要貼上保溫板;最后的計量設施改造則是在每組暖氣片上安裝計量分配表 ,并在用戶家中安裝獨立控制閥門,供用戶自行掌控供熱開關。
■調查 四大難點都不能小覷
采訪中,說起供熱分戶計量,參與試點工作的工作人員都會感慨“太復雜了!”。那么,8年以來,分戶計量的普及究竟卡在了哪里?記者調查發現,在分戶計量推進過程中,矛盾集中體現在費用分擔、房屋改造以及設備安裝等問題上。今年以來,隨著新一批供熱分戶計量小區踏上試點之路,希望這些問題能夠盡快得以解決。
>>>改造費用
改造老房子每平300多元
二輕新村的居民為什么沒覺出省錢?青島賽媒特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旭分析說,三年前開始搞分戶計量時,推行的經驗不足,供熱之后才發現熱損耗太大,這些老房子墻體保溫性差,再加上暖氣安裝率較低,一些熱量就被墻體“吸”走了。另外,個別住戶偷用熱水的現象很嚴重,僅去年一個供熱季,二輕新村換熱站就補了4000多噸涼水,這都要計到浮動成本里。
“如果是一個四處漏風散熱的老房子,想實施分戶計量,必須先將漏洞堵上。”泰能集團熱電公司江生書記介紹說,正因為如此,根據國家規定,實行分戶計量的試點小區房齡不能超過五年。2008年,本市的海情花園成為全國首個既有建筑分戶計量改造試點小區。費用來自國家專項投資、市財政補貼、電業局單位補貼和居民交費,居民占25%,每家交費大都為七八千元,整幢18層高的樓上有100戶居民,改造花了300余萬元,折合每平方米300多元。
如此算來,青島市既有房屋建筑面積達1億多平方米,若全部改造,就意味著需要幾百億元資金。即使采用上述籌資方式,無論對政府財力來說,還是對普通居民而言,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表具選擇
兩種熱計量表哪種最合適
記者從市建委了解到,早在2004年本市就下發文件,規定全市范圍內的新建、改建、擴建的集中供熱居住建筑工程,應在安裝供熱管道的同時,將溫控閥、熱表等安裝到位。目前,本市大部分新建住宅小區或居住區,都已經嚴格按照這項規定執行。然而,據業內人士透露,許多開發商安裝的熱表都只是為了應付竣工驗收,花二三百元購買的,根本無法正常使用。一旦真要實施分戶計量,要全部更換。
目前,國內外市場有兩種熱計量表:熱流量表和熱分配表。熱流量表需要安裝在管道上,顯示熱水從入口流至出口所釋放的熱量值。熱分配表是貼在暖氣片上,根據散熱器散熱量變化原理,將熱量分攤的一種裝置。熱流量表價格一般都在千元以上,熱分配表價格稍便宜一些,至于哪種表更適合一些,本市仍在做試點。
不過,使用熱分配表進行試點的工作人員認為,由于水中含有一些雜質,日久天長肯定會產生堵塞或影響表具的準確性。而使用熱流量表進行試點的工作人員則認為,熱分配表根本體現不出分戶計量,它只是將現在吃大鍋飯似的供熱,縮小到一個小區里吃而已。
>>>技術管理
整個供熱網需動“大手術”
一些市民認為,實行分戶計量后,節能意識深入到用戶心中,很可能會使用熱量下降,由此導致供熱企業效益下滑。熱企考慮到自身利益,不熱心分戶計量的推廣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供熱公司工程人員說,隨著煤價的不斷上漲,供的熱越多,企業虧損就越多,如果實行分戶計量,其實對企業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分戶計量給供熱企業帶來最大的難題,是需要對當前供熱系統進行改造。青島熱電集團副總經理孫國強表示,當前供熱模式下,鍋爐溫度、供回水量在短時間內不會出現較大變化,一旦實現供熱分戶計量,用戶隨時調節會不斷打破熱網平衡,這對供暖企業的技術、管理升級都會帶來挑戰。比如到了上班時間,大家都把閥門擰小甚至關死,回來的時候再都打開,而所有鍋爐的升溫或降溫不可能第一時間實現,這對供熱管網以鍋爐負荷造成的破壞會非常大。
另外,若實現居民自由控制用熱量,供熱管道應是并聯式的,而本市不少老住宅實行的是串聯管道,若改成并聯管道幾乎就要重新鋪設,不僅改造費用高,而且會影響到室內裝修問題,很多居民可能不樂意。
>>>計費方式
熱費如何算還有待探討
本市2008年出臺了分戶計量試行價格,試行價格分為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兩部分,其中,基本熱價為12.16元/平方米(使用面積),計量熱價為36.25元/吉焦。雖說價格公布出來了,可本市原來試點的小區都是使用熱分配表,并不能計算出具體的用熱數量。
陳旭說,分戶計量熱費的計算比較復雜,像這種熱分配表計量方式,主要包括固定熱費和計量熱費兩部分。固定熱費是按照房子使用面積的30%交,而計量熱費包含公司的運營成本、居民具體用熱量,以及房屋的朝向等因素。不過,對于這種計算方式是否公正合理,還有待檢驗。
據悉,今年青島市市政公用局選擇金色慧谷小區、榮馨苑小區、紫荊馨苑等8個供熱小區進行供熱分戶計量試點,其中榮馨苑等三個小區作為收費試點,其余小區只進行熱量表運行數據收集、熱表質量檢驗等試點工作。市供熱辦劉傳機書記表示,通過對各種數據的收集,將為下一步推廣分戶計量等工作提供依據。本市將遵循“先行試點、積累經驗、先易后難、穩步推開”的原則,逐步推進熱計量試點工作。
本版文/圖記者 任金梅 高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