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蹭吃、蹭喝”,可是你聽說過“蹭熱”嗎?隨著地熱進入我市供熱系統,一些市民選擇停供,轉而“蹭”樓上樓下地熱所帶來的余溫取暖。記者了解到,近幾年,類似的“蹭熱”一族已經悄然現身濱城。
調查:蹭熱招數挺多
招數1:依靠地熱 “夾心蹭熱”
市民王女士家住沙區某小區高層公寓,是2008年初入住的新房,由于地熱供暖,房子保溫做得好,王女士去年交費供熱后室內溫度常達到28℃左右。“那時我不得不經常打開窗戶放熱氣,或者干脆關掉暖氣閥門”。即使這樣,她家室內溫度也達到18℃左右。在今年供熱期,王女士將暖氣停掉,成了“蹭熱族”。王女士的想法是:“這樣既防止屋里過熱,又省去1年2000多元供熱費,何樂而不為呢?”
近年來我市的新建樓盤大多采用地熱供暖。地熱通過埋在地板下的加熱管,將溫度均勻地傳遞到地面,住在中間樓層的住戶就相當于被夾在保溫層之間,地熱給“蹭熱一族”提供了客觀條件。記者采訪了解到,在我市,希望通過“蹭熱”熬過寒冬的,大多是年紀在25歲至40歲的白領。這些人平時工作忙,在家時間少,家對于他們來講往往就是一個睡覺的地方。而年紀較大、家中有小孩子或者體弱病人,一般都不會去考慮“蹭熱”。
另外,“蹭熱族”也并不是單純靠“蹭”來取暖,大多數人會購買一個小型取暖設備或安裝空調,以防天氣最冷時挨凍。
招數2:搬家蹭熱與人合住
今年,剛結婚的小楊就停止了自家供熱,到父母家過冬。“我家房子100多平方米,取暖費得交2000多元,父母家又有多余房間,與其空著不如和父母一起過冬,我們可以將省下的采暖費孝敬老人呢!” 對此種做法,大多數老人表示支持,“孩子們平時忙碌,不常回家,能在自己身邊過個冬天,一家大小團圓過冬挺好的!”
記者調查到,家在大連的可以住到父母家蹭熱、而家在外地的年輕單身市民則有不少選擇與朋友合住“蹭熱”,即使取暖AA制,也可以省出一筆開銷。
招數3:網上出售“蹭熱工具”
這種招數與其說是“蹭熱”,不如說是“竊熱”。
記者點擊某購物網站發現,不少網上店鋪竟然有一種名為“加熱循環泵”的東西在賣。
據介紹,將這種“加熱循環泵”安裝到暖氣片上,可以加快暖氣水流速,增加室內溫度。
但據我市某供熱站工作人員介紹,如果加熱泵導致暖氣水流速度加快,會破壞整個單元樓平均流速,給自家增溫的同時必然影響其他用戶供熱溫度。
態度:市民有擔心有無奈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市民都知道“蹭熱族”,大家褒貶不一。
市民林大娘擔心“蹭熱”吸走鄰居家的熱,如果一家“蹭熱”,可能僅僅影響周圍小部分鄰居,但當“蹭熱一族”達到一定規模,就可能影響到一棟樓、一個小區的供熱。對此,更多市民表示無奈:“咱也沒權命令人家繳費,能有什么辦法啊?”大多數市民關心的主要是自家溫度達標,其他的就不關心了。
效果:停供對鄰居有影響
記者從市供熱辦了解到,雖說蹭熱并不違規,但確實給鄰里及供熱部門管理帶來一定麻煩。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一般情況下,當1戶住戶辦理停熱時,會導致周圍鄰居室溫下降2℃至3℃。如果一棟居民樓內有三成以上用戶停止供熱,那么整棟樓正常供熱就會受到很大影響,整體供熱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另外,為保證繳費住戶的室溫達標,供熱單位就要為此增加大量額外支出,而且,由于蹭熱的出現,還會引發左鄰右舍攀比、效仿,從而引發住戶間的矛盾,引起鄰里之間不和諧。
應對:供熱計量收費或可解決蹭熱現象
市供熱辦工作人員介紹,停供蹭熱住戶實際上占用了大部分供熱戶熱源。我國其他一些省市在辦理停供時,要求居民繳納一定基礎費用,這可保證供熱企業和其他用戶的利益,但我市還未實施此政策。記者隨后從市供熱辦規劃工程科了解到,2008年,我市供熱改革與建筑節能項目管理辦公室公布了“關于大連市住宅熱計量收費管理辦法課題采購(招投標)的公示”,擬制定一個新的熱價管理辦法,制定相應配套的熱計量收費辦法。這一新的體系將根據熱量表讀數對供熱用戶實行收費。目前,該體系先期將在新建的商業和居住建筑用戶中采用,然后逐步推廣。
據介紹,該體系要探索出一種適用于那些戶內已停供的或已經要求停供的用戶的公平合理計費標準,保障供熱企業和熱用戶的合法權益。記者 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