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型發電廠的富余蒸汽向周邊用戶進行集中供熱,逐步取代中小型鍋爐和小型熱電,這是南通市節能減排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春節長假過后,南通西城區實現集中供熱,標志著此項減排工程邁出了關鍵性步伐。
據專家介紹,集中供熱的最大好處在于節省燃煤,可提高燃煤的利用效率20%左右。同時,還能改變小鍋爐散亂布置、煙囪林立的局面;集中供熱價格與其他能源相比也有明顯優勢。
自2006年以來,我市西城區供熱矛盾日益突出。為此,市委、市政府組織市經貿委等相關部門對西城區實施集中供熱進行了充分論證,決定由天電公司受讓宏達熱電、南通熱電以及江山熱電機組指標和相關資產,對兩臺33萬千瓦機組進行改造,實施西城區集中供熱。市長丁大衛多次聽取工程論證和實施情況的匯報,親自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西城區供熱改造項目總投資1.8億元,被國家列為2009年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同時成為重點工業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擴大內需項目,獲得國家補助資金1000萬元。供熱管道長達28公里,途經港閘、崇川20多個村,供熱半徑突破了傳統的6公里瓶頸,達到19公里。市政府及市經貿委等部門和企業先后組織召開了70多次協調推進會,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壓降、溫降均優于設計值,工程規模和技術難度在全省乃至全國均屬領先。
西城區集中供熱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同時滿足了近130家用戶的用熱需求,提高了西城區供熱保障水平,而且顯著改善了西城區的人居環境。此舉還有利于優化產業布局和資源整合,天電公司通過受讓三家熱電企業5.4萬千瓦機組容量,進一步拓展了發展空間,同時也為全市節能減排作出了貢獻。據測算,項目實施后年可節約標煤約1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80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