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丹實習記者祝業)昨日,長春市市長崔杰召集相關負責人,召開長春市城區“暖房子”工程任務落實會,會議確定,今年長春將出臺《城區供熱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到2012年末,新增集中供熱能力7820萬平方米,確保在極端氣候條件下供熱能力大于負荷。“下個供暖期供熱要有明顯改善!”崔杰明確要求。
總體任務
改造600萬平方米建筑
“到2012年末,長春將新增集中供熱能力7820萬平方米,確保在極端氣候條件下供熱能力大于負荷;并網改造小型采暖鍋爐房1200座;改造集中供熱管網及二次網500公里;對600萬平方米保溫狀況較差的既有居住建筑進行熱計量和節能改造。”長春市市政公用局局長劉東偉對《長春市“暖房子”工程實施方案》進行介紹。
今后三年,長春市將滿足三方面用熱需求。一方面,彌補熱電一廠、熱電二廠熱網現存的約1164萬平方米熱源能力缺口;一方面解決并網改造1200座小鍋爐房所需的2000萬平方米熱源;另一方面,滿足每年約700萬平方米新建項目的用熱需求。
舉措一
爭取新建東南熱電廠
在集中供熱設施能力建設上,長春計劃實施熱電一廠遷址新建工程,熱電三廠、四廠續建工程。爭取實施東南熱電廠新建工程,四個熱電廠將增加集中供熱能力3560萬平方米。
針對小鍋爐房供暖不達標問題,計劃實施東嶺鍋爐房、機車鍋爐房等8項熱電聯產熱網調峰鍋爐房擴建改造工程;實施十里堡區域鍋爐房、長東北區域鍋爐房等5項新建區域鍋爐房工程。
舉措二
每年出一億資助管網改造
長春市政府將成立市、區兩級“暖房子”工程領導小組,并由專門機構組織實施。
資金方面,對“暖房子”工程所需要的資金由政府、企業和相關居民共同承擔。
未來三年,長春市政府每年拿出1個億,用于供熱主管網改造和接收小鍋爐進行管網改造企業貸款時給予貼息。大型熱源建設,包括區域鍋爐房的新、改、擴建和供熱管網改造所需費用,由相關企業承擔。
今年計劃
投產熱源項目10月10日前竣工
今年長春“暖房子”工程將分三階段實施。
3月10日至5月12日:摸清底數。制定《長春市“暖房子”工程實施方案》,編制三年規劃。
5月13日至10月10日:實施階段。凡計劃今年投產的熱源工程項目和小鍋爐并網項目,要確保10月10日前竣工。同時,其間起草出臺《長春市城區供熱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完成供熱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對相關供熱參數實施在線監測,并建立供用熱信用評價制度。10月10日至12月31日:進行驗收、考評,明年年初召開對今年工作進行總結表彰。
市長表態
供熱時間要有“彈性”
“前段時間,《新文化報》報道了長春市民建議,根據天氣情況,實行彈性時間供熱的事,我是贊成的。”崔杰說,如果天冷,可以提早供熱,并延長供熱期。供暖企業要負起這個責任,具體采暖期時間由政府確定。
“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把下個采暖期的供暖保證好,必須有明顯改善,我要一個月一調度工作實施情況。”崔杰說。
■相關新聞
供熱計量收費辦法年底前出臺
本報訊 (記者胡晶)供熱計量收費如何確定才公平合理?經過調研與論證,5月5日,本報刊發了吉林省物價局面向社會發布的《關于實施供熱計量收費的指導意見(上網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吉林省物價局價格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供熱計量收費是一項復雜工程,為使收費標準公平、合理,政府部門經過二三年的調查與研究,最終擬出意見。這也是國內首部出臺的“意見稿”。
下一步,吉林省物價部門將對征求到的意見進行分析,總結、匯總,向政府有關部門匯報。“年底前一定會出臺。”
同時,針對居民關注的問題,該負責人進行了解答。
“意見稿”針對節能建筑
讀者王偉:我的房子是老房屋,沒安熱計量表,怎么算熱費?
負責人:擬出臺的“意見稿”,主要是針對新建的節能建筑和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后并已安裝熱表的用戶,對既有建筑(老房子)不進行節能改造是不能安裝熱表的,同時也是不能實行熱表計量的。
熱費計算分兩部分
讀者馬軍榮:政府應公布供熱計量收費基準價格,讓消費者明白消費。
負責人:熱費計算方法:全額熱費=基本熱價×面積+計量單價×當期熱表讀數。
熱表計量收費實行兩部制計價,即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基本熱價是按面積固定收取的部分,計量熱價是按熱量表讀數收取的部分。基本熱價反映供熱固定費用,不隨供熱量變化而變化。計量熱價反映的是供熱變動費用,隨熱耗量變化而變化。
因此,在“意見稿”中,以確定現行熱價時的熱耗量為基準計算出熱量單價,再乘上熱耗量,加上基本熱價即為全部熱費。在熱耗量不變的前提下,熱價水平不發生變化。
入戶前熱損失不得超過5%
83歲的錢先生:造成熱損耗的原因很多,包括由供熱企業自身管理原因造成的損失,如果這些損耗全部核算到成本中,對百姓來講不公平。
負責人:制定“意見”時已充分考慮過這種情況。比如對扣除熱源出口到入戶表前的損失,規定不得超過5%。同時規定了生產熱量的標煤消耗標準(7000大卡的煤),就是防止以落后產能的鍋爐做計算供熱量的基準,而使煤耗增加,熱能減少,計量單價提高,損害消費者利益。
“邊頂用戶”用熱花錢可能比以前少
劉女士:我家在邊頂樓層,溫度比正常樓層低,如果因此還要多交錢,感覺很不合理。
負責人:在節能建筑中,邊頂用戶不一定比現在多掏錢,有可能少花錢。邊頂用戶如果與“中、中位用戶”(即中間樓層和中間單元的用戶)相比,需要多花錢。因為在同一溫度前提下,消耗熱量有差異,必然要多花錢。當然有些房屋差異并不僅僅是“中、中”與邊頂的差異,朝向差異、建筑圍護結構差異、建筑質量差異等,都會體現在耗能差異上。為此,戶位差問題怎樣解決是平衡各類用戶利益的關鍵。
實行熱表計量的前提必須是節能建筑,節能建筑按設計標準應節能50%~60%。由于現行按面積供熱價格包括節能建筑和非節能建筑,熱耗量屬于平均水平,所以節能建筑熱耗量必然低于平均水平。其次,當地政府掌握和確定現行按面積計算的熱價時,會對外公布當時實際燃煤熱值和耗量,以及選定的當地目前有代表性型號鍋爐及標準煤耗,供社會監督。這些數據是最終核算基準價格的關鍵。只要具備這兩點,實施熱表計量收費的用戶就一定能受益。
“供熱計量收費
指導意見出爐”
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