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發展,還是要環境?雅安的選擇是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十一五”收官之年,全市上下打響了一場節能減排的攻堅戰,確保不折不扣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推動雅安實現永續發展。
節能減排,調整結構——
四年淘汰88家企業落后產能
淡藍色火焰,飛濺的焊花,在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車橋分公司(以下簡稱“建安公司”)的現代化柔性流水作業生產線上,忙碌的員工往來穿梭,讓人感到“熱浪”撲面。
“去年實施煤改氣工程以來,公司原來平均每月32萬元的燃油費用,變成了現在的月均12.4萬元燃氣費用,每月節約成本61.3%。”建安公司總經理龍思源自豪地說,采用天然氣分散加熱,實現了按生產需求、生產節拍自行調節加熱時間和加熱工作場所,其綜合成本比燃煤鍋爐和燃油加熱成本要低,可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煤改氣,徹底改變了建安公司40多年使用燃煤鍋爐和燃油加熱的歷史,使之成為我市首家完成煤改氣節能減排的企業。
節能減排,重點是工業,主體是企業,關鍵是大戶。建安公司是我市企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的一個典型。
“十一五”以來,我市堅定不移地走雅安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將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措施落實,全市節能降耗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09年,我市“十一五”前四年已累計淘汰88戶企業的落后工藝和設備154臺(套),關停落后產能企業50戶。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到2.002噸標準煤/萬元,較2005年末的2.69噸標準煤/萬元累計下降了25.64%,完成省上下達的“十一五”目標的82.77%。
在大批高能耗、高污染企業退出歷史舞臺的同時,高效節能產業在雅安不斷崛起:光伏產業在迅速壯大,被稱為“清潔能源”的水電產業日益發展,“循環”鏈條越伸越長,低能耗、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已成長為雅安工業的“脊梁”,為雅安經濟鋪就一條綠色的發展新路。
目標鎖定,任務艱巨——
今年工業能耗降幅底線6%
節能減排,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任務,是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解決能源危機,造福子孫,永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今年是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收官之年。四川省計劃淘汰382戶企業的落后產能,雅安涉及企業16戶,數量位列全省第五位。
根據測算,為確保到“十一五”末我市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今年,全市單位GDP能耗要下降5.1%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要下降6%,二氧化碳排放量消減目標要控制在10000噸以上,化學需氧量要消減1000噸以上。時間緊,任務重,節能形勢緊迫逼人。
要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離不開各縣區、各個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積極配合。在我市日前召開的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上,市政府與名山、滎經、石棉、天全4縣和雨城區簽訂淘汰落后產能目標責任書,要求各縣區拿出“壯士斷腕、破釜沉舟”的勇氣,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任務。今年第三季度以前,要堅決完成淘汰16戶企業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必須完成,沒有余地。
第三季度之前,我市將千方百計淘汰落后產能,特別是加大對有色冶金、建材、造紙和煤炭四大高能耗、高污染行業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淘汰水泥行業2家企業機立窯生產線3條,鐵合金行業4家企業冶煉爐2臺、礦熱爐8臺,化工行業1家企業黃磷電爐1臺,其他行業2家企業高頻設備22臺和鍛壓及熱處理生產線落后工藝,關停煤礦企業7家。這些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完成后,可實現年節能8萬噸標準煤。
此外,我市還將挖掘一產和三產的節能潛力,加快實施節能重點工程,改進和加強用能管理,強化重點領域節能,大力推廣節能技術和產品,深化全民節能行動,實行節能預警調控,實施節能專項督察,強化目標責任和嚴格執行“一票否決”。
市經委主任陳懷仲表示,節能減排事關雅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這是一項硬任務,也是一條硬杠杠,沒有回旋余地,沒有退路可言,更沒有價錢可講。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節能減排的決心不能動搖,目標不能降低,力度不能減弱。
上下聯動,全力推進——
全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裝修選用節能環保材料、安裝LED節能燈、控制空調溫度……這些做法,現在已成為許多企業、單位和公共機構的自覺行動。
超市購物,自覺選購節能家電、隨身攜帶環保購物袋……這些方式,正在成為廣大市民的生活習慣。
為把節能降耗與倡導科學文明生活方式相結合,引導社會樹立節能意識,向生活方式要節能,我市以“節能攻堅,全民行動”節能宣傳周等活動為重點,開展全民節能行動,增強市民的憂患意識、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
隨著節能減排在雅安的不斷深入,全市上下,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無論是機關還是個人,資源憂患意識和節能意識明顯提高,節能減排已從被動走向主動,綠色節能理念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工業是節能減排的重中之重。為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我市工業系統提出了今年工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
一是做好工業節能排查督促協調工作。圍繞重點企業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落后產能淘汰情況,會同相關部門“一企一策”研究對策措施并協調落實。
二是建立常規性的工業節能減排督促機制。在今年6月份和三季度,對各縣區今年和“十一五”工業節能減排目標和措施落實情況,以及淘汰落后產能情況等進行專項督察與指導,對發現的問題責令限期整改,直至達標。
三是加強工業節能減排統計分析預警。按照省政府要求,制定工業節能減排預警調控方案,建立信息報送機制。要求各縣區于每月10日前將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進展情況報送到市政府并抄送市經委。
四是強化輿論宣傳。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對重大節能減排工程、示范企業的宣傳,揭露和曝光浪費能源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反面典型,營造全社會關注和推動工業節能減排工作的良好氛圍。
五是嚴格落實問責考核。“十一五”末,國務院、省政府將對工業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算總賬”。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的地區和企業,將適當給予獎勵;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將采取經濟與行政等一系列措施予以制裁。因此,我市也將就節能減排工作嚴格實行行政問則。
六是認真總結近年來淘汰落后產能與節能減排的工作經驗,為謀劃好“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爭取主動。
節能減排,調整結構——
四年淘汰88家企業落后產能
淡藍色火焰,飛濺的焊花,在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車橋分公司(以下簡稱“建安公司”)的現代化柔性流水作業生產線上,忙碌的員工往來穿梭,讓人感到“熱浪”撲面。
“去年實施煤改氣工程以來,公司原來平均每月32萬元的燃油費用,變成了現在的月均12.4萬元燃氣費用,每月節約成本61.3%。”建安公司總經理龍思源自豪地說,采用天然氣分散加熱,實現了按生產需求、生產節拍自行調節加熱時間和加熱工作場所,其綜合成本比燃煤鍋爐和燃油加熱成本要低,可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煤改氣,徹底改變了建安公司40多年使用燃煤鍋爐和燃油加熱的歷史,使之成為我市首家完成煤改氣節能減排的企業。
節能減排,重點是工業,主體是企業,關鍵是大戶。建安公司是我市企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的一個典型。
“十一五”以來,我市堅定不移地走雅安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將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措施落實,全市節能降耗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09年,我市“十一五”前四年已累計淘汰88戶企業的落后工藝和設備154臺(套),關停落后產能企業50戶。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到2.002噸標準煤/萬元,較2005年末的2.69噸標準煤/萬元累計下降了25.64%,完成省上下達的“十一五”目標的82.77%。
在大批高能耗、高污染企業退出歷史舞臺的同時,高效節能產業在雅安不斷崛起:光伏產業在迅速壯大,被稱為“清潔能源”的水電產業日益發展,“循環”鏈條越伸越長,低能耗、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已成長為雅安工業的“脊梁”,為雅安經濟鋪就一條綠色的發展新路。
目標鎖定,任務艱巨——
今年工業能耗降幅底線6%
節能減排,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任務,是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解決能源危機,造福子孫,永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今年是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收官之年。四川省計劃淘汰382戶企業的落后產能,雅安涉及企業16戶,數量位列全省第五位。
根據測算,為確保到“十一五”末我市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今年,全市單位GDP能耗要下降5.1%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要下降6%,二氧化碳排放量消減目標要控制在10000噸以上,化學需氧量要消減1000噸以上。時間緊,任務重,節能形勢緊迫逼人。
要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離不開各縣區、各個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積極配合。在我市日前召開的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上,市政府與名山、滎經、石棉、天全4縣和雨城區簽訂淘汰落后產能目標責任書,要求各縣區拿出“壯士斷腕、破釜沉舟”的勇氣,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任務。今年第三季度以前,要堅決完成淘汰16戶企業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必須完成,沒有余地。
第三季度之前,我市將千方百計淘汰落后產能,特別是加大對有色冶金、建材、造紙和煤炭四大高能耗、高污染行業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淘汰水泥行業2家企業機立窯生產線3條,鐵合金行業4家企業冶煉爐2臺、礦熱爐8臺,化工行業1家企業黃磷電爐1臺,其他行業2家企業高頻設備22臺和鍛壓及熱處理生產線落后工藝,關停煤礦企業7家。這些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完成后,可實現年節能8萬噸標準煤。
此外,我市還將挖掘一產和三產的節能潛力,加快實施節能重點工程,改進和加強用能管理,強化重點領域節能,大力推廣節能技術和產品,深化全民節能行動,實行節能預警調控,實施節能專項督察,強化目標責任和嚴格執行“一票否決”。
市經委主任陳懷仲表示,節能減排事關雅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這是一項硬任務,也是一條硬杠杠,沒有回旋余地,沒有退路可言,更沒有價錢可講。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節能減排的決心不能動搖,目標不能降低,力度不能減弱。
上下聯動,全力推進——
全民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裝修選用節能環保材料、安裝LED節能燈、控制空調溫度……這些做法,現在已成為許多企業、單位和公共機構的自覺行動。
超市購物,自覺選購節能家電、隨身攜帶環保購物袋……這些方式,正在成為廣大市民的生活習慣。
為把節能降耗與倡導科學文明生活方式相結合,引導社會樹立節能意識,向生活方式要節能,我市以“節能攻堅,全民行動”節能宣傳周等活動為重點,開展全民節能行動,增強市民的憂患意識、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
隨著節能減排在雅安的不斷深入,全市上下,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無論是機關還是個人,資源憂患意識和節能意識明顯提高,節能減排已從被動走向主動,綠色節能理念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工業是節能減排的重中之重。為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我市工業系統提出了今年工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重點:
一是做好工業節能排查督促協調工作。圍繞重點企業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落后產能淘汰情況,會同相關部門“一企一策”研究對策措施并協調落實。
二是建立常規性的工業節能減排督促機制。在今年6月份和三季度,對各縣區今年和“十一五”工業節能減排目標和措施落實情況,以及淘汰落后產能情況等進行專項督察與指導,對發現的問題責令限期整改,直至達標。
三是加強工業節能減排統計分析預警。按照省政府要求,制定工業節能減排預警調控方案,建立信息報送機制。要求各縣區于每月10日前將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進展情況報送到市政府并抄送市經委。
四是強化輿論宣傳。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對重大節能減排工程、示范企業的宣傳,揭露和曝光浪費能源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反面典型,營造全社會關注和推動工業節能減排工作的良好氛圍。
五是嚴格落實問責考核。“十一五”末,國務院、省政府將對工業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算總賬”。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的地區和企業,將適當給予獎勵;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將采取經濟與行政等一系列措施予以制裁。因此,我市也將就節能減排工作嚴格實行行政問則。
六是認真總結近年來淘汰落后產能與節能減排的工作經驗,為謀劃好“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爭取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