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系統的改造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北方城鎮總的建筑面積約75億平方米,總的采暖能耗每年約1.42億噸標煤,占我國城鎮建筑能耗總量約40%%。其中,26億平方米是熱電聯產集中供熱,26億平方米是各類燃煤或燃氣鍋爐為熱源的集中供熱,23億平方米是其它分散系統,如小煤爐、熱泵、電熱采暖等。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北方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需突破以下問題:一是高耗能建筑干燒不熱、新節能建筑高燒不退。長春有的老建筑每平方米供熱甚至用到了40公斤標準煤還是燒不熱。二是供熱體制改革方面,福利性供熱同市場化的供熱改革與推進并存,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管理上都為建筑節能降耗帶來難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靠技術進步。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李德英指出,很多地方供熱系統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供熱無計量,管理憑經驗;熱力失調,冷熱不均,效果差;系統設計負荷大,從熱品質低;大馬拉小車,效率低,浪費嚴重;水力失調,大流量小溫差等。
據測量,水力失調,各用戶流量分配不合理,能造成約20%的能量損失;循環水泵與系統不匹配,造成的電耗損失約50%~100%;跑冒滴漏帶來的熱損失約15%~20%;輸送效率低,節流損失大,閥門損失在20~30%左右。
他指出,供熱系統的改造要解決輸配系統能耗問題和運行量化管理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供熱市場的需求,我國熱量計量儀表和自動控制產品逐步形成了市場,從而為供暖系統實現供熱調節量化管理提供了可靠保證,解決了供暖調節問題。前者包括:通過安裝靜態或動態調節閥,解決水力失調問題,使系統流量合理分配;選擇合適的循環水泵與系統匹配;管道保溫減小熱損失;對一次管網進行分布式變頻系統改造,對二次網采用質量并調的運行調節方式等。后者包括:在供暖期間,根據室外氣象條件和用戶需要,采用監測系統按需供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