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取暖,我市將有150余個社區作為第二批試點,有望跨入供熱計量的行列。日前,記者從市熱力公司獲悉該消息。近期,市政府出臺關于推進熱計量改革工作的相關文件,要求至2010年底,全市完成既有居住面積供熱計量改造600萬平米,新建建筑熱計量600萬平米,總共涉及150余個社區,這意味著我市熱計量用戶覆蓋率將占到熱網用戶的35%。
●推行期中熱價“多退少不補”
據市熱力公司負責人介紹,鑒于去年我市首批5個社區熱量表運行平穩,試點反映良好,今冬的供熱計量價格,仍沿用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熱價。基本熱價占總熱價的比例確定為50%,并按用戶性質分為居民用熱價格和非居民用熱價格。即總熱費=基本熱價計費面積+計量熱價耗熱量。其中居民用熱價格,基本熱價為10.05元/平方米,計量熱價為0.12元/kwh;非居民用熱價格,基本熱價為16.8元/平方米,計量熱價為0.18元/kwh。推行熱計量收費試行期間,熱費收繳方法暫時實行“多退少不補”原則。先按面積計算的熱費一次性收取,供熱結束后按供熱計量收費高于按面積收費的部分不再向用戶收取,低于按面積收費的部分,在供熱期結束后兩個月內退還用戶或結轉為下一采暖期熱費。
●節能、環保、省錢“三管齊下”
近年來,供熱計量收費方式一直頗受市民關注。傳統的集中供熱方式,是不管家中有人無人,暖氣照供,既浪費能源,又給住戶造成經濟負擔。實行按熱計量收費,既調動用戶節能的積極性,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每戶安裝熱計量表,溫控閥可以自由調節溫度。據測算,用戶冬季每降低室內溫度1℃,可節約熱量消耗7%左右,熱費相應降低3.5%左右。用戶每節約1kwh的熱量,可節約標煤0.2kg,同時降低多種化學物質及煙塵的排放量。可謂環保省錢兩不誤,根據上個采暖期試點小區的運行結果,在去年嚴冬室外溫度持續低溫、個別小區入住率偏低的情況下,試點小區平均退費戶數達到總戶數的30%以上,退費金額最多的可達400—500元。
●試點準備“進行時”
自去年起,我市竣工樓盤在驗收時,必須按照規定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室內溫度調控裝置。此類裝置必須經供熱單位采購,采購資金納入建房成本。除此之外,對于列入今年改造計劃的既有居住建筑用戶,在改造費用上政府財政會適當給予補貼,居民可享受一定的優惠。去年至今,我市已累計完成光華苑小區、工程大學家屬院小區等80個小區的熱計量改造工作,其他小區的熱計量改造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
據了解,1985年,我市開始實行集中供熱,至今該用戶范圍達2400萬平米。而不遠的將來,熱計量———一個全新的供熱時代將要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