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節能房,吆喝幾聲而已?
哈埠樓市極少有開發商推出節能住宅,但大打概念的不在少數。
據統計,哈爾濱市已建成節能建筑3400余萬平方米,占全市既有建筑總面積的20%以上;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按照國家和省確定的400萬平方米的目標正在有序推進。
哈埠最新出臺的《建筑節能“十一五”發展規劃》和2006年《哈爾濱市新型墻體材料發展應用和建筑節能管理條例》,明確了開發商建筑節能不達標,給予處罰。處罰條款有十多條,但卻沒有說明達標或超標完成時,給予的政策扶持。這怎讓開發商心甘情愿的主動建設節能住宅?
開發商建節能住宅,需要采用節能建筑材料,自然就會增加成本,成本的增加額度在5%~10%之間。由于沒有相應的政策扶持,一些開發商對建設節能住宅持有保留態度。在我省,節能住宅在開發建設稅收、節能技術和節能材料應用上并無特別的優惠措施。
建立充分引導使用環保、節能設施、材料、技術的制度性優惠政策,以降低開發建設、施工、銷售中的成本,這是世界各發達國家已經行之有效的節能住宅的推廣方案。
老百姓買“節能住宅”有優惠嗎?
自2002年以來,哈爾濱市新居住項目全部執行節能50%的設計標準,節能住宅在市區內日益普及。購房者卻與非節能住宅交納相同的取暖費,節能住宅所節約的能源費用何時讓百姓獲得實惠?
節能建筑的成本高于非節能建筑,因此購買節能住宅時價格上浮,市民在購房時就已經承擔了這筆費用。既然節能的費用購房者已經先付了,集中供暖的熱能必然節省,節能住宅的業主就應當少繳熱費。但哈爾濱市節能住宅和非節能住宅同等收繳供暖熱費的現狀無法體現公平原則,也體現不出節能住宅小區的優勢。
據了解,民用建筑雖然執行了節能標準,但節能住宅如何繳納熱費卻沒有具體的實施辦法。盡管2005年頒布的《黑龍江省城市供熱管理條例》規定,節能建筑能耗較其他建筑低,供熱成本相應減少,因而節能建筑的熱價可以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分別核定。安裝使用熱計量表的用戶,熱費按照儀表讀數計收。但由于目前計量供熱體制尚未推行,這些規定沒有具體的實施辦法。
因熱費收取標準一樣,哈市民對節能住宅的熱情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對于多花的購房費用,頗有怨言。
實話實說,熱是商品,用熱公平交易是市場的必要標準。“用多少花多少”老百姓一言道破節能住宅在哈發展的瓶頸。而在“包燒費”交易上,業主們毫無疑問處于弱勢,無論是哈市供暖公司、開發公司還是物業公司,幾乎是一種市場的直接壟斷狀態。
重新核定節能住宅熱費標準、依法實施和推廣節能住宅按計量儀表讀數收費的群眾呼聲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形下,調整現行供熱管理辦法迫在眉睫。只有這樣,節能住宅的使用者才能得到實惠。要想供熱、用熱真正實現自由交易,實行“一戶一表、分室控溫”的熱計量勢在必行。
節能環保 永恒的主題
建筑節能的推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意義之大,筆者不敢妄下斷言。只請各位看以下資料:
建筑節能是21世紀中國建筑事發展的一個重點,當前的建筑用能數量巨大,浪費嚴重,與我國的發展目標“建設節約型社會”方向不符。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建筑能耗已超過全國總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位列國家能源消費比例榜首。
我國現有建筑數量巨大,全國建筑面積達400億平方米,每年還在以數億平米的速度增長。我國現有建筑99%為非節能建筑。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27.6%,嚴寒地區占到40%左右。據統計,城市人均能耗是農村人的3.5倍,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能耗隨之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