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熱計量收費 暫多退少不補
本報訊 (記者 張躍彬)記者昨日從市建設局獲悉,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今年我市從市財政列支1億元資金專項用于對雅清小區、中基禮域 (論壇 相冊 戶型 樣板間 點評 地圖搜索)等29個小區進行熱計量改造,預計7月底前可全部完成。
29個小區月底完成熱計量改造
今年,市建設局接手供熱職能后,積極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今年市政府安排的1億元供熱計量專項經費,對雅清小區、中基禮域、國際城 (相冊 戶型 樣板間 點評 地圖搜索)、尚東綠洲等29個小區,共計460萬平方米,對其進行分戶安裝供熱系統計量及溫度調控以及熱換站供熱管網熱平衡改造。改造模式采取以節能技術服務公司為主體,組成項目改造實施聯合體,承擔項目改造過程中的節能診斷、技術服務、方案設計、安裝、設備選型、系統調試運行等工作。目前已經完成工程量的80%,預計7月底前可全部完成。
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并不是所有建筑都適宜進行熱計量改造。2000年10月1日之前建設的都是非節能建筑,其中,1985年以前建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建造時間已有25年之久,且大部分為筒子樓或平房,不宜進行改造;1985年至2000年10月1日建造的既有居住建筑,應進行三項改造:一是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度調控改造,二是熱源及供熱管網熱平衡改造,三是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改造。
熱計量收費暫“多退少不補”
家里的暖氣也可以像用水、用電一樣按需繳費,不僅不再按面積計費,而且溫度的高低還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對于市民來說無疑是一件高興事。
29個小區熱計量改造后,將有望執行按熱收費。市建設局供熱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供熱計量價格實行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熱價,試運行期間暫按“多退少不補”政策執行。
按照去年市物價局和市能源辦聯合下發的《關于制定供熱計量價格(試行)的通知》,供熱計量價格實行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兩部制熱價,并按用戶性質分為居民用熱價格和非居民用熱價格。所謂基本熱價,就是現行建筑面積熱價×50%,而計量熱價則是(現行建筑面積熱價-基本熱價)÷(當地平均采暖耗熱指標×采暖季小時總數)。而居民要交的總熱費則是基本熱價×供熱面積+計量熱價×用熱量。對于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通知》也做出了明確規定:居民用熱計量價格中,基本熱價為每平方米每個采暖期11元,計量熱價為每千瓦時0.112元。
而且,在試行期間,實行“多退少不補”。即先按照面積計算的熱費一次性收繳,供熱結束后按供熱計量收費高于按面積收費的部分不再向用戶收取,低于按面積收費的部分,應在供暖期結束后兩個月內退還給用戶。隨著供熱計量收費的推進,在不斷完善的基礎上,逐步過渡到“多退少補”。因熱計量表損壞以及質量原因造成計量數據失真的,按現行建筑面積收費辦法結算。試行期間,暫不考慮房屋的朝向、戶間熱量修正系數等因素。
按熱計量收費將全面推廣
從去年的采暖期開始,我市對已經安裝熱計量裝置的用戶,進行了熱計量統計,從去年34.6萬平方米(方北小區和金石小區)的試收費情況看,整個小區減少熱費90余萬元。
“既有公建今冬的采暖期要全部實施按熱計量收費。”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局已經下發通知,要求既有公建各業主單位在今年9月底前,自行安裝熱計量和溫控裝置,今冬的采暖期要全部實施按熱計量收費。據介紹,目前我市公建約1845萬平方米,使用蒸汽供熱的約1000萬平方米全部安裝使用熱計量表,按照熱量收費,其余845萬平方米使用高溫熱水供熱的基本上沒有安裝熱計量表,按照面積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