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武漢將有160萬市民享受到城市集中提供的“市政冷氣”。昨日,記者從武漢市政協獲悉,該市已將城市集中供熱制冷納入“十二五”規劃。
武漢是典型的“冬冷夏熱”城市,常年以來,家庭和單位分散供熱制冷,耗電量巨大,城市能源不堪負荷。近年來,關于加快城市供暖制冷系統建設的提案也頻頻提出。
近日,武漢市城建委答復相關政協提案時稱,目前該市正在編制的“十二五”能源規劃,將城市集中供熱制冷作為其中的重點內容。據初步規劃,武漢集中供熱制冷將以熱電聯產為主要依托,同時大力發展“冷、熱、電”三聯供和燃氣空調,適度發展地泵熱技術。力爭到“十二五”末期,集中供熱制冷覆蓋區域達50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60萬人。
據初擬的實施方案,武漢三鎮將籌劃建設一批“熱電聯產”項目,向周邊地區輻射供熱制冷。其中,江南片區擬擴建武昌熱電廠和青山熱電廠,并規劃建設化工新城熱電廠、九峰山熱電廠、關山熱電廠,建成后,江南地區供熱基本形成立體管網體系。漢陽地區在漢陽煤氣廠原址規劃建設漢陽熱電廠;漢口地區規劃在漢口煤氣廠原址建設漢口燃機供熱工程,并建設后湖熱電廠。
為此,武漢市將盡快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強力推進集中供熱制冷。比如,凡是熱源點可以覆蓋的地區,嚴禁建設小型鍋爐,凡是主城區內新開發的小區和辦公大樓,均引導建設集中供熱制冷配套設施。(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陳凌墨 鄒莉 張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