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后可能下文件,明確今年冬天沈陽是否實行熱計量 收費可能實行兩部制熱價,分固定熱價和變動熱價
去年在既有建筑熱計量改造方面,沈陽完成153萬平方米。那么今年沈陽是否會大面積實行熱計量供暖呢?
昨日,記者在沈陽召開的2010中國供熱節能經驗交流論壇上得到答復,半月后建委可能下文件,情況就會清楚了。
今年竣工的建筑應實行熱計量收費
昨日,2010中國供熱節能經驗交流論壇暨新技術推廣高峰會在沈陽賓館舉行。
今年初,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從2010年起,北方城市新竣工集中供熱建筑都應當實行按戶用熱量計價收費,未安裝按戶熱計量裝置的建筑不得竣工驗收和投入使用。
世界銀行供熱改革與建筑節能項目管理辦公室執行主任辛坦說:“熱計量是北方供暖發展的一個任務,住建部今年明確要求,今年冬季供暖按照要求,新建建筑和改造后的既有建筑不能再按平米收費了,一定要用兩部制熱價。今年開始,如果再不實現熱計量收費就不符合政策了。”
半個月后,是否實行熱計量可能會明確
辛坦表示,兩部制熱價,即分固定熱價(占30%~50%)和變動熱價(占50%~70%)。固定熱價按平方米收,變動熱價按千瓦/小時多少錢來收。
那么沈陽有多少建筑達標了呢?是否會實行熱計量收費標準呢?沈陽市供熱領域相關人士表示,沈陽是近幾年來,在建筑節能方面成果比較顯著。在既有建筑熱計量改造方面,去年完成153萬平方米,今年還在繼續。而沈陽市目前建筑實行的就是節能65%的目標。
同時他也表示,沈陽今年冬季是否實行熱計量的問題,現在還不是十分明朗,不過再過半月可能就將明確,因為沈陽建委可能要下發一個相關文件。
用熱計量化
采暖費可按溫度交
那么推行熱計量有哪些好處呢?
專家辛坦稱,實行熱計量不僅能節能減排,居民還能根據自家需求來供熱。“屋里熱的可以買低些的溫度,避免了開窗放氣。白天家里沒人的,也可以選擇白天不要暖氣,這樣居民就節省了部分開支。”不僅節約了標煤使用量,也將大大降低污染指數。
沈陽市供暖辦主任侯冰表示,熱計量供暖,也要分兩個層面,一個是對用戶的用熱情況進行計量,供熱系統也需要計量來量化一些指標,通過指標分析指導供熱企業做好節能工作。沈陽在這方面做了些嘗試。
沈熱計量去年曾試點 供暖企業稱存在難題
其實,早在2009年的采暖期,沈陽市沈河區金華苑小區就已經提前進行了熱計量的試點。
昨日下午記者采訪中,在金華苑里,居民對于熱計量的試點還是支持的,不過一直沒有收費標準,讓他們挺著急的。
居民龐先生說:“我家安了熱計量表,沒用自己花錢,屋里的溫度還挺滿意,不過交費還是按照平方米收,這讓我們也沒法真正體會熱計量帶來的切實好處,因為我們不知道是不是使用了熱計量就比以前的花費少,而且現在自己家里也沒有可以調解溫度的閥門,暫時還體會不到可以調解溫度帶來的實惠。”
負責供暖的是沈陽市東陵區熱力供暖公司方芳園鍋爐房的工作人員表示,試點是從去年開始的,現在只是在每家門外安裝了一塊熱計量表,在表上可以看到進回水溫度和壓力等參數,也可以看到溫度,但這個溫度還不能準確地反映室內溫度,而調解水溫也只能通過每個單元地下井里安的總表來調,居民自己還無法控制水溫。
“不過,我們每個月都會挨家挨戶地查看一次熱計量表的數據,這些數據都會上報給公司和市供暖辦,有了這些參數,才能看出來運行的質量,并為今后安裝提供參考。”工作人員說目前確實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收費標準,暫時試行只能按照原來的標準來收費。
沈陽試點的熱計量雖然能夠在溫度上達到大部分居民滿意,不過部分供暖企業還是表示如果馬上實行熱計量收費,還有太多難點。
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 楊薇 采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