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威海11月7日訊(記者許君麗) 今年,威海市將新增經區九龍灣、芙蓉花園、環翠區竹海苑、金鳳苑以及榮成公安小區和乳山羅馬陽光城小區等小區試點實行分戶計量。到今年年底,威海市分戶計量試點供暖面積將達到150萬平方米,占全市實際供暖面積的2%-3%。
作為全國12個供暖計量改革示范城市之一,2009年-2010年采暖期,威海市在文化名居小區、鳳凰城一期、華能小區等7個居民小區率先進行熱計量收費試點,住戶加裝熱量表、室內溫控裝置所需費用全部由財政和供暖企業承擔。供暖前,用戶按面積計費額一次性預交供暖費;供暖結束后,按用熱計量計費低于按面積計費的,差額由供熱公司退還給用戶,高于按面積計費額的不需補交。
記者從威海市燃氣熱力管理處了解到,經過周密的數據分析,在率先試點的1700多戶計量供暖用戶中,253戶節暖節能效果顯著,約占14%,供暖部門將在居民交納今冬取暖費時辦理相關退款手續。根據用戶的實際用熱量和“多退少不補”的原則,這253戶將得到退款,退款總數為10.62萬元。據介紹,節能效果比較明顯的14%的用戶主要是一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以及一些不常在家的用戶,一個采暖期基本能節省三四百元,個別冬季不常在家的用戶能節省上千元,另有2%的用戶基本與往年持平。但其余約84%的用戶仍然超過預交供暖費,這一方面與房屋結構和保溫性能的差異有關,保溫性差的老建筑用戶、頂樓用戶、上下樓停暖的用戶,在通暖時熱量會大量流失,計量收費往往出現比按面積計費還要高;另一方面,部分居民因為操作不熟練,沒有將溫控裝置的優點發揮出來,造成了一定的熱量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