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任鵬 見習記者 李嬋娟 夏超
“今年,我們對天鴻凱旋城、海天名人廣場、萬光觀海花園、中樺家園小區四個小區進行了分戶熱計量收費改造,在本供暖期進行計量收費試點。”11月16日,煙臺市500供熱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再加上鹿鳴小區,煙臺市目前實行分戶熱計量試點的小區達到了5家。
據介紹,分戶熱計量具體收費原則是每戶按照面積繳費的40%收取基本熱費,其余部分按照熱量進行收費,價格執行物價局定價。
“考慮頂層和兩端用戶散熱量比較大的特點,收費時已經折算了相應的系數。所有的熱量表實現了遠程抄表功能,在客戶中心終端計算機內自動生成熱費額,為熱計量改造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持。”
目前,對于分戶熱計量的推廣改造,國家正在實行“強制性”的措施。據介紹,在今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新建建筑工程建設必須和供熱計量裝置安裝同步。
“從2010年開始,煙臺市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取消以面積計價收費方式,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方式。”相關人士介紹說,“兩年時間里,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將被要求全部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并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
此外,對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新建建筑,不得出具竣工合格驗收報告,不得銷售或者使用。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不同步實施供熱分戶計量改造的,不得通過驗收,不得撥付中央財政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獎勵資金。
分戶熱計量成建筑節能新寵
就像是家里的自來水—樣,用了多少熱量就交多少錢的取暖費。記者了解到,在煙臺,分戶熱計量以其按需使用的優勢開始陸續出現在居民家中。目前,5個居民小區成為這—新型取暖方式的試點。
“家里的分戶熱計量采用的是地暖設計,比以前的那種暖氣片供熱的情況好的多。分戶計量改造之后,家里的室內溫度都能保持在20度以上,有的時候室溫高達25度,不得不將窗戶打開通—下風。”在煙臺市鹿鳴小區北區,67歲的蔡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鹿鳴小區是市政府供熱分戶熱計量的試點小區之—,今年四五月份已經在小區安裝了熱量表,供暖配套設施均已齊全。
蔡先生說,11月12日開始試供暖后,家里就能明顯感到熱乎了,而且可以將自家的室溫調至舒適的溫度。
在海天名人廣場小區,居民陳先生告訴記者,因為上班,白天時間基本不在家中。這時就可以關閉調控閥門,用多少就交多少的錢。不像是以往的集中供暖,沒人在家也得交供暖費。
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說,分戶熱計量供暖的模式對大部分特定居民是有好處的。
“利用閥門來控制室溫或是關閉暖氣分戶計量供暖對于那些白天在家時間較少的居民比較實惠。居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按照使用的需要對用熱數量進行控制。”這位人士表示,“跟普通的按建筑面積收費相比,分戶熱計量不僅能省下不小費用,也能夠實現資源的節約利用。”
新房采暖各方都有難念經
樓市見習記 者宋振東
每到年末,采暖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尤其是剛剛入住的新房主們。新房第一個供暖期是否能夠正常供暖,是新房主們最最關心的話題。然而,由于入住率低而不能供暖,卻讓很多新房主剛住進新房的喜悅心情蕩然無存。無論如何,冬季采暖已然成為新房主們必須要過的一道坎。
針對新交房采暖問題,記者走訪了部分小區發現,業主和開發商、物業公司、供熱企業、政府部門都有考慮這個問題,然而正應了那句老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因為各有各的立場而苦無良策。
業主:分兩派
一派是供暖派。“買了新房就是要住的,不供暖怎么住。”“數九寒天冷得要命,沒有暖氣根本沒法在屋里呆。”這是記者聽到的最多的已經入住業主的想法。但是現實是,有些小區由于入住率不足,供熱公司不給供暖。
另一派卻不著急開通供暖。“我買了房子但是自己不會過來住,如果開通供暖的話,我就要白拿冤枉錢了。”魯東大學任教的楊先生如是說。“新房子裝修需要的時間,裝修后也需要時間晾一晾屋子,首個供暖期我不會入住。”市民馮先生這樣告訴記者。據了解,做這樣考慮的業主大多已經向供熱公司報停供暖。
開發商:很無奈
“銷售情況放在一邊不說,業主入住率也放在一邊不說,但是業主的兩種不同需求我們也左右為難。”迎春大街某樓盤項目王經理介紹說,“有些時候,為了滿足部分入住業主的采暖需要,開發商還會向供熱公司交一部分錢,簽訂協議開通供暖。但是開發商也無法為所有買了房而沒有入住的業主埋單。”
物業公司:只能協調
“我們物業公司雖然收了物業管理費,但是采暖供熱還是開發商、業主和供熱公司之間的事情,我們只能從中進行協調。”萊山區某物業公司初主任介紹到,“交房后頭兩年,采暖由開發商負責質保,但是也只是從設計施工的角度來講的。如果涉及到開通問題,還是要找供熱公司,由業主和供熱公司如何協商解決,我們物業一點辦法也沒有。況且采暖費全部由業主交給供熱公司,我們物業公司不會做任何截流。”
供熱企業:運營有成本
煙臺市某熱電公司服務接待中心王主任告訴記者,“由于我們是市場化運營企業,不得不考慮運營的成本。如果一個小區的入住率太低,供熱效率也會變得很低,供熱成本將大幅度上漲,企業無力承擔。這是目前所有供熱公司都要考慮但無力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煙臺市供熱企業大多數執行“70%以上入住率正常供暖;50%以上入住率協議供暖,即可開通供暖,但不保證供暖質量;30%以上也可以開通協議供暖,但是要加收一定比例的補貼收費,同樣不保證供熱質量;30%一下的,無法開通供暖”的行業標準。
政府:修訂管理辦法
煙臺市供熱燃氣管理處林主任告訴記者:“目前煙臺還沒有針對入住率和供暖的強制性規定,但相關管理辦法已經在加緊制定。”
據了解,2004年開始生效執行的《煙臺市供熱管理辦法》中沒有針對入住率相關的規定。2009年12月,煙臺市供熱燃氣管理處修訂了之前的管理辦法,并推出了《煙臺市供熱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第四章第三十二條規定:“居民用戶申請用熱,達到單元總戶數百分之七十及以上的,供熱單位應當供熱;低于單元總戶數百分之七十的,供、用熱雙方可以采取協議供熱。”
采暖方式多樣化地暖成流行趨勢
樓市記者孫立立
冬季,采暖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 點。在采暖方式日趨多樣化的今天,人們面臨的選擇越來越多。那么面對如此眾多、特點不一的采暖方式時,人們該如何評價其優劣性?如何選擇確定適宜的采暖方式?
集中供暖:技術成熟
集中供暖是人們最熟悉的采暖方式,也是目前城市供暖的主力軍。記者采訪的上饒花園、富順苑西區、陽關綠洲、錦繡新城四期、橡樹灣等小區均采用了這種采暖方式。據橡樹灣銷售人員介紹,該技術比較成熟,也很安全可靠。此外還具有使用方便、價格便宜、可24小時供暖等優點。看上去好像是完美的選擇,但這種采暖方式有個最大的“軟肋”,就是供暖的時間和溫度無法自己控制。另外,散熱片取暖溫度達到80℃時就會產生灰塵團,使散熱器上方的墻面布滿灰塵,影響美觀。
地暖:靈活經濟
據了解,煙臺大多數新建小區像山海云天、紫郡城、奧林峰情等幾個項目已經采用這種取暖方式。記者發現,采用分戶計量的樓盤大多應用了地暖。對于人體來說,地板采暖最適宜。地板采暖可以使地面溫度均勻,室溫自下而上逐漸遞減,舒適度高。空氣對流減弱,有較好的空氣潔凈度。與其他采暖方式相比,也較為節能。但它層高有8厘米左右的占用。而且在地面二次裝修時,易損壞地下管線。鋪設木地板則有干裂的麻煩,所以,通常建議選用地磚或復合地板。設定溫度也不能太高,否則會大大降低輸送管道的使用壽命。由于防水需要,衛生間是不宜鋪設的,還要借助于電暖器。
獨立式采暖:替代方案
有些住戶,或因為無法開通集中供暖,或由于不常居住等原因,自行購買以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煤氣、電為能源的采暖設備,即為分戶式采暖爐。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可自行設定采暖時間。家中無人時只需保留4度左右的低溫運行(防凍作用)。有的品牌還可同時提供生活熱水,比傳統暖氣先進、節能、安全。還可安裝在墻體上、房間角落里。記者調查發現,這類產品價格大多在數百元到1000元之間。
同樣,獨立式采暖爐也存在缺點:采暖爐使用壽命為15年左右,更新費用要由業主承擔。存在安全、污染(電采暖除外)等隱患,熱泵經常啟動及火焰燃燒,噪音較大,存在一定空氣污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