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見習記者 馬寶濤 通訊員 張慶德 孫路松) 記者17日從寧津縣建設局了解到,寧津縣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熱計量改革已完成改造面積7.9萬平方米。其中寧津一中住宅小區等4.8萬平方米既有建筑安裝了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實現了分戶計量、室溫可控,并于今冬采暖期開始實行供熱計量模擬運轉并采集數據,為以后熱計量收費摸索經驗。
“所謂熱計量收費,就是像水表一樣,在居民家中安裝一塊連接暖氣的熱計量表,居民可以通過溫控閥來自行調整室溫,供熱企業通過熱計量表進行計費。”寧津縣建設局有關人員告訴記者,熱計量表可以顯示居民家暖氣進水管溫度、回水溫度、瞬時熱量、累計流量等信息,居民使用了多少熱,可以從表上看得明明白白,“由按面積收費,轉變為按表收費后,肯定能調動居民節能積極性。”
據悉,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也是完成國務院明確的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任務的關鍵一年。寧津縣在去年實施改造面積3.1萬平方米的基礎上,今年又實施改造4.8萬平方米。至此,該縣“十一五”既有建筑節能和熱計量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超出德州市下達給該縣的“十一五”計劃改造面積0.9萬平方米。并且,他們以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為突破口,全力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在去年整樓計量的基礎上,為2010年改造的4.8萬平方米既有建筑安裝了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實現了分戶計量、室溫可控,并在德州市各縣(市、區)率先實現了供熱計量模擬運轉,今年冬季采暖期所采集的數據,將為以后正式推行熱計量收費積累經驗。
“所謂熱計量收費,就是像水表一樣,在居民家中安裝一塊連接暖氣的熱計量表,居民可以通過溫控閥來自行調整室溫,供熱企業通過熱計量表進行計費。”寧津縣建設局有關人員告訴記者,熱計量表可以顯示居民家暖氣進水管溫度、回水溫度、瞬時熱量、累計流量等信息,居民使用了多少熱,可以從表上看得明明白白,“由按面積收費,轉變為按表收費后,肯定能調動居民節能積極性。”
據悉,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也是完成國務院明確的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任務的關鍵一年。寧津縣在去年實施改造面積3.1萬平方米的基礎上,今年又實施改造4.8萬平方米。至此,該縣“十一五”既有建筑節能和熱計量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超出德州市下達給該縣的“十一五”計劃改造面積0.9萬平方米。并且,他們以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為突破口,全力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在去年整樓計量的基礎上,為2010年改造的4.8萬平方米既有建筑安裝了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實現了分戶計量、室溫可控,并在德州市各縣(市、區)率先實現了供熱計量模擬運轉,今年冬季采暖期所采集的數據,將為以后正式推行熱計量收費積累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