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報12月28日訊(記者 丁捷)每年采暖季,難管理、偷工減料等成為自管小區暖氣不熱的重要原因。今年,市政部門曾經打算回收并整合200個供熱自管站。年底到了,自管站回收得怎么樣了?記者了解到,目前省城已經回收了160個自管站。供熱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自管站回收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模式。 “汽改水”后部分小區想移交自管站 但是供熱企業并沒有完全接收
今年供暖前,濟南熱力在省城東部推行了“汽改水”工程,工程要求換熱站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造,這為自管站回收提供了契機。然而,目前文化東路一些小區,換熱站的維護和經營還是由物業來操作。“汽改水”工程,使得改造后的換熱站由誰管的問題留下了一個問號。
今年10月份,濟南熱力開始為吉祥苑、匯東星座等小區自管的換熱站進行墊資改造。這些小區的自管站,由濟南熱力換上了專為“汽改水”設計的板式換熱器。這些去年還是買蒸汽來進行供熱結算的小區,換熱站改造后產權算誰的?
“改造的費用熱力公司還沒有提。”28日,匯東星座物業負責人譚女士說,濟南熱力還沒有接收小區換熱站的管理。雖然小區“汽改水”是由濟南熱力墊資,現在匯東星座的這個換熱站其實還是相當于一個自管站,物業派駐兩三人維護,如果發現問題,濟南熱力會派人幫忙維修。
匯東星座進行“汽改水”改造時,譚女士就存有疑問:改造后換熱站產權到底是屬于業主還是屬于濟南熱力?匯東星座沒有成立業委會,由誰來和濟南熱力補簽改造的協議?這些都成了沒有解決的問題。回收難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目前也沒有統一的回收模式
“自管站回收,關鍵是錢的問題。”濟南市供熱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管站回收過來后,供熱企業需要按照統一的標準來建設、維護,這都需要一大筆費用。
今年6月,濟南熱電接手了開元鍋爐房。據濟南熱電客戶部門負責人蘇巍介紹,光是繁雜的客戶檔案交接整理就花了近一個月時間。為了對開元鍋爐房進行改造,濟南熱電投入了一千多萬元資金:拆掉舊的鍋爐,建設新的鍋爐,重新鋪設管道,而且對下轄的6個換熱站也進行了改造。
截止到今年11月底,省城原有873個自管換熱站中,已收并160個,惠及市民5萬戶。
12月23日,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局長賈玉良來本報接聽熱線時介紹,在收購自管站的過程中,供熱部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自管站回收過來之后,必須進行大的投入和大的改造。自管站和二次管網問題很多,投入的資金很大。賈玉良說,市政部門希望如期完成回收自管站的目標,但是有難度。
濟南市供熱辦這位負責人還坦承,自管站的回收,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模式。各自管站的情況不同,根本無法用一個統一的模式來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