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節能減排催生“低碳藍天”
阜新市環保部門提供的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全年,阜新地區大氣環境質量二級以上良好天數達到337天,比2005年多了100天,創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成績得益于阜新市節能減排工作的強力推進。
進入“十一五”以來,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專門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了“兩個消減”目標:即到2010年,化學需氧量比2005年消減15.9%,減少到3.53萬噸;二氧化硫比2005年消減17.4%,減少到6.2萬噸。同時,阜新市還詳細制定了“十一五”期間減排方案,并按年度分解到相關縣區、部門,作為政績考核的主要內容。
按照“結構減排為主,工程減排為輔,管理減排補充”的原則,阜新市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擲地有聲,先后關停了3臺10萬千瓦火電機組、6條機立窯水泥生產線、8家小鑄造廠、50多家輪式窯磚瓦生產企業和25家敏感區內的規模化養殖企業,“砍掉”531臺零散供熱鍋爐。其中,阜新發電公司9號機組是我省取締的第一個小火電機組,被稱為“遼寧減排第一爆”。目前,阜新市6家火電電站鍋爐全部安裝上脫硫設施,通過實施礦山生態恢復工程,大大減少了海州露天礦坑和周邊矸石山的自燃現象。阜新清源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后,日處理城市污水能力超過10萬噸,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4000噸。
阜新市嚴抓重點排污企業不放,15家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接入了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煙氣、廢水等排放物的在線監控。阜新雙匯、六合等重點企業通過追加投資,完善污水處理設施,污水排放穩定達標。省內首創的利用人工濕地處理養殖廢水示范工程獲得成功,日處理生活廢水1700噸、養殖廢水300噸,年實現減排500噸。與此同時,阜新市還將節能減排指標和污染物總量控制作為新建項目審批把關的“總閘門”和前置條件,嚴把新建項目準入關口,對能耗量較高、污染較大的項目“一票否決”,所有新上項目必須先過“環評關”。
到2010年年底,阜新市所確定的“兩個消減”目標全部實現,空氣質量顯著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