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趙蓓蓓)這些天持續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低溫,凍得人們不愿出屋。但家住遼源市的裴寶軍,正忙著到各賣場挑選家具,準備在這幾天搬進遼河半島小區B棟一樓的新家。裴寶軍原本計劃在4月春暖花開時搬家,可沒想到新房子室內溫度始終在零上20多攝氏度,于是改變了想法,決定趕快搬進暖和的新家過年。
目前,遼源市800多萬平方米的集中供熱面積,室內平均溫度都達到或超過20℃,室溫合格率達98.8%,超過國家建設部規定的標準。市民群眾對供熱的投訴率,比往年下降32%。
北方的冬季供暖,涉及千家萬戶。遼源市把冬季供暖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先后投資3.7億元,對供熱管網進行改造,使供暖能力和質量都得到了極大提高。針對供暖用煤緊張的實際,遼源市積極采取措施,超前采購,多儲煤,并制定方案,科學用煤,合理配置煤炭資源。據統計,市內各供熱企業中,有的燃煤儲備可供應到3月上旬。
遼源市還在全市開展了“保民生、保安全、保過年”的供熱整治戰役,組織供暖企業對鍋爐設備、附屬設施進行檢修、維護,并儲備相關易損零部件。市熱力公司投入700余萬元,建設了供熱中央控制系統,在省內率先實現全部自動化控制。各換熱站也實現智能化運行,解決了區域供熱不均衡問題。
市熱力公司加大對管網巡視力度,制定了多套搶修措施。專門成立了7支搶修隊,投入40余萬元購買2臺應急搶險車,搶修人員24小時待命, 20分鐘內就能趕到事故現場。
為了有效應對近期的嚴寒天氣,市熱力公司對區域鍋爐進行提溫提壓,2臺調峰爐滿負荷運轉,及時調整參數,保證溫度均衡。各民營供暖企業,也積極采取措施提高供熱溫度,保證居民室內溫度不低于18℃。特別是去年實施的“暖房子”工程,有效解決了老樓房不保溫的老大難問題。家住遼源市質監局附近的張大娘對此感受最深:“往年冬天,在家里都得穿棉襖,可現在屋里達到了20多度。剛開始還真沒拿這個‘暖房子’當回事,現在看來作用還真是不小,屋里比往年高出四五攝氏度,養的花都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