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2011年是濰坊高新區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的關鍵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經濟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機關,高新區經發局采取六項措施,大力推進節能工作落實。
加強節能聯動機制。定期組織召開節能減排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會議,組織相關部門及時督促企業落實節能措施。綜合運用財政、稅收、金融等手段支持企業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產品、工藝、設備、技術的推廣,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扶持重點節能技術推廣和示范項目建設。落實好已經建立的節能獎勵制度,加大節能專項資金投入,確保專款專用。積極爭取上級節能扶持、獎勵資金,鼓勵企業主動節能。
加大節能執法監察力度。盡快成立節能監察機構,進一步充實節能辦公室和能源統計的力量,以利今后對全區能源管理、節能統計檢查、能源監測工作的全面開展。組織對2000噸標煤以上或耗電量在200萬千瓦時以上用能企業的節能法律、法規和強制性節能標準實施情況的節能監察。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的用能監測力度。
加強重點行業節能。工業方面,抓好“對標降耗”工作,引導重點能耗企業根據各自的實際,對比同行業、同類企業的先進水平,找差距,制定切實可行的能源消耗目標。建筑方面,加強工程設計、施工過程中建筑節能專項檢查和工程驗收階段的監控,加快建筑領域的創新,努力開發建筑節能適用技術和產品。
強化節能技術改造力度。大力調整優化結構加快節能技改工作,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十二五”節能降耗工作打基礎。組織企業在提高設計、制造、裝備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提升產業層次和產品附加值,努力實現從價值鏈低端向高端跨越。
嚴把高耗能項目準入關。加強立項項目能評審查工作,完善合理用能工作機制,嚴格把關,對所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合理用能評估,嚴禁“兩高”項目進園區,嚴禁使用列入淘汰目錄的落后設備及工藝。
拓寬渠道,促進企業節能多元化。加快推進企業清潔生產,爭取2至3家企業完成并通過清潔生產審核,使企業節能工藝先進化;積極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扶持一批合同能源管理企業發展壯大,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減少企業節能成本,提高節能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