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堅持“保護發展、保護環境”的原則,按照“主動服務、促進發展、嚴控污染”的思路,以環境保護優先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給我市環保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其做法包括:嚴格環保準入,在積極支持符合環保要求項目建設的同時,充分發揮環境保護“門檻”和“調節器”作用,嚴把環保準入關,大力推進水泥、紡織印染、石油化工等行業和“退二進三”承接基地規劃環評,促進產業布局優化。
開展大規模的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按照“截污、清淤、補水、景觀”的思路,全面推進污水治理、河涌綜合整治、調水補水、中心城區雨污分流和水浸街改造等5大工程建設,依法從嚴控制污水排放,禁止向江河湖泊直接排放污水。
堅持鐵腕執法,制定實施強化全市環保監督執法的20條措施,全面加強環境監管,實行監管重心下移,強化對突出環境問題的掛牌督辦,實行重點信訪回訪制度等。
今后,我市環保部門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服務重點項目,制定《加強環境保護服務綠色的經濟崛起》10項措施,積極主動服務招商引資項目,對省、市重點項目采取局領導負責制,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提供一站式優質高效服務。全力服務“一個中心區、七個衛星城”建設,特別是碧桂園集團投資建設項目、興寧霞嵐釩鈦磁鐵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塔牌集團新上600萬噸熟料水泥項目、五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和鷹梅鐵路、梅惠高鐵、省內骨干電源等重點項目。加強與上級環保部門的溝通聯系,積極爭取上級環保部門的支持,爭取項目早日動工建設。
二是強化污染減排,制定實施2011年及“十二五”污染減排工作方案,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加快江南污水處理廠二期及配套管網建設,加大立窯水泥、燃煤、燃油小鍋爐等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強化污水處理廠和火電廠等重點減排項目監測、監察,開展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和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推進氨氮、氮氧化物在線監控系統的建設和管理,為經濟發展騰出環境容量。
三是強化環境監管,深入開展梅州經濟開發區電路板企業專項整治,積極配合開發區加快污水廠建設,積極引導成立印制電路板行業協會,力爭建成清潔生產示范基地。全面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重點河段、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域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抓好環境信訪和應急管理,確保環境安全。
四是深入推進農村環保,加強農村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重點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環評審批和“三同時”制度落實,提高畜禽養殖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與污染物達標排放率;積極開展國家、省、市級生態鄉鎮(村)創建工作,改善農村生活環境。
此外,環保部門還將圍繞綠色現代產業的建設,加快電鍍、化工行業和固廢綜合利用統一定點、定基地規劃工作,加快推進梅縣白渡電鍍基地、梅縣航海錳化廠化工基地、廣東慧鑫進口廢棄機電產品集中處置圈區規劃建設,積極爭取省支持規劃建設五華進口廢塑料加工利用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