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熱計量受熱價、面積核算方式、采暖期的影響,是一種以建筑節能為主、行為節能為輔的節能方式。居民熱計量具有計量成本高、管理復雜等特點,供熱公司應在政府的主導下,加強建設、管理等各個環節的控制,通過建設一個符合條件的供熱系統、科學管理降低運營成本,實現供熱企業和用戶共享節能產生的有限收益。
首先,居民熱計量與公建熱計量相比復雜的多,在系統建設方面要多點控制。在換熱站的建設、門洞平衡裝置的安裝、戶內采暖系統的選擇、計量表的選型等方面,都要加強控制。
其次,在居民熱計量系統的運行管理上,企業應通過建立遠傳系統,改變傳統供熱管理模式。依靠遠傳數據,不但可以有的放矢,還能減少人力資本、提高效率。此外,供熱企業還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幫助用戶節能。熱計量成功的標志是順利結算,如斷電、表壞等問題在過程中不及時解決,結費時處理會更困難。推行熱計量初期用戶節能意識不高,在加強宣傳的同時,應對每戶用熱累計量進行分析,幫用戶節能。
再其次,推行熱計量需有專門的供熱合同,明確供熱企業和用戶的職責。在合同中應約定計量表產權歸用戶所有,供熱公司負責維護。對計量設施常規性故障,由供熱公司維修解決,對計量表人為破壞丟失問題影響計量,由用戶負責。
最后,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一是,在策劃與政策制定上,政府要出臺配套政策和辦法,推進供熱改革。二是積極宣傳推動熱計量。供熱公司與用戶是矛盾的雙方,政府的聲音才值得百姓信賴。政府應以政策宣傳為主,供熱公司要以技術宣傳為主。三是完善熱價體系。熱價體系直接關系著熱計量推行過程中供熱公司與用戶的利益分配。
總之,推行居民熱計量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是政策技術管理的綜合體現,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企業全力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