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頻道 海河東岸,垂直聳立的“大煙囪”一直被市民當做地標,它所在的第一熱電廠給周邊8萬戶居民帶來了冬日溫暖,也帶來了噪聲、粉塵污染。昨天上午,第一熱電廠關停轉換工程中的供熱轉換工作正式啟動,這意味著“大煙囪”就此停工。隨著該項工作的展開,不僅“大煙囪”將被拆除,所帶來的噪聲、粉塵等環境問題也將得到有效治理。為了不影響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及時恢復今年冬季供熱,至10月15日,相關工程將依次建成,供熱管線打壓試水也將告竣。
【退出歷史舞臺】
曾為8萬戶居民提供熱源
第一熱電廠位于河東區六緯路,始建于1937年,是本市現存歷史最長的電廠,也是首座實現熱電聯產的公用電廠。作為本市最早的熱源點之一,由第一熱電廠供熱的區域遍及和平、河東、河西、河北4個區,目前向中心城區約8萬戶居民和企事業單位提供服務:總供熱面積達970萬平方米,供應電力18萬千瓦,為67家企事業單位提供生產、制冷或采暖蒸汽,并為六緯路至津塘路附近的9個居民區2944戶居民家庭提供生活熱水。
第一熱電廠地處中心城區,毗鄰海河。多年來,由于電廠用煤和灰渣通過鐵路、汽車運輸及存儲帶來了噪聲和交通問題,對中心城區的環境和周邊居民出行造成了不良影響。一些居民因煙塵一年四季都不敢開窗,就連住在電廠附近的該廠職工,對電廠的煙塵、氣味和噪聲也無可奈何。為凈化本市大氣環境,市委市政府將關停第一熱電廠、啟動第一熱電廠供熱轉換工程列入今年20項民心工程。
【工程實施效果】
一年減排二氧化碳70萬噸
據熱電系統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一熱電廠將遷入東北郊熱電廠。東北郊熱電廠位于東麗區,是大型電力工程,采用先進的大機組,擁有220千伏變電站,不僅能滿足市民電力需求,還能為城區居民采暖供熱提供充足保障。據介紹,東北郊熱電廠煤耗低,具有脫硫、脫硝等先進電力環保技術,采用有效節能減排方式,能改善天津大氣環境質量。
“電廠關停后,將徹底消除污染源,改善中心城區的空氣質量,不僅是民心工程,也是環境工程。”據工程負責人介紹,第一熱電廠現有機組單機容量小,煤耗高、效率低,關停后每年可減少煤炭用量5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0萬噸。
除減少污染物在人口密集地區的排放,改善空氣質量和周邊群眾的生活環境,還將解決第一熱電廠煤炭運輸給中心城區帶來的交通壓力和噪聲等問題,促進生態宜居城市的建設。
今冬供暖前 工程全結束
第一熱電廠關停總工期328天,從2010年11月22日至2011年10月15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0年11月22日至2011年3月15日
完成供熱管網、變電站、蒸汽設備改造和地熱井等工程立項、規劃、市政、環保、水務、拆遷、征地等前期工作;完成管線鋪設32公里;完成變電站基礎施工;完成地熱井勘探打井工作。
第二階段:2011年3月16日至4月30日
完成管線鋪設34公里;完成兩座中繼泵站基礎施工;完成33戶蒸汽用戶設備改造。
第三階段:2011年5月1日至6月20日
完成管線鋪設15公里;改造熱力站31座;完成變電站主體工程;完成19家蒸汽用戶的設備改造;完成地熱井配套鍋爐房建設。
第四階段:2011年6月21日至10月15日
完成中繼泵站設備安裝和調試;完成136座熱力泵站改造;完成管線鋪設22公里;完成變電站設備安裝、調試和驗收;完成15戶蒸汽用戶的設備改造;完成地熱井配套過路的安裝和調試;完成供熱管線打壓試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