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MS熱控制系統為目的研制的新型環路熱管,會不會很快得到產業化發展?這種環路熱管一旦進入產業化生產,會對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針對讀者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對程林教授進行了專訪。
記者:這種新型環路熱管,會不會很快得到產業化發展呢?
程林:因為像熱管這樣非常高端的產業線,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產業化。如果咱們能夠進行產業化的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一件巨大的挑戰。我本人不認為它能夠很快的完成。
記者:近期不能產業化的最大困難是什么呢?資金?技術?還是其他?
程林:不是一種東西馬上拿出來就可以產業化。在實驗室成果到產業化是非常困難的,需要時間。我認為主要還是技術原因。就像家里炒菜,你炒了一盤非常好吃的菜,那是不是在學生食堂里也能炒上一鍋這種菜呢?也未必。為什么不能夠做出來呢?這并不是鍋不夠大。我個人認為,第一,是爐子的火和鍋的比例變了,再旺的火也燒不開這么大的鍋;第二是翻鍋的速度和技巧達不到,用大鐵锨和小鏟子翻是完全不同的。
記者:環路熱管未來有可能用于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
程林:假如將來環路熱管的傳輸速度、傳輸能力能夠達到6米,并且單根傳輸的能量達到幾百瓦甚至上千瓦的話,就不再需要現在地暖的水管了,中間鋪上一個基本上不太可能損壞房屋壽命的熱管。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用鋁、銅等來做的,完全可以放置在房間里的表面,也不用把它埋起來,裝修、維護都很簡單。將來可能就不像現在這個管子是埋在地下的。這個東西將來如果成功了的話,那會是革命性的東西。
第二是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大家都在用。但大家不知道,太陽能雖然是清潔能源,但熱水器卻是個巨大污染源,有玻璃、有很多微量元素,壞了之后無法處理。因為里面有很多東西需要一千多度的高溫才能徹底消融。現在只管用,不管將來怎么處理。但將來怎么辦?這種污染后果只有由后代來承擔。但當有了新型傳遞元件之后,不再需要管子曬太陽了。它可能就是把太陽的能量接收過來以后,放在一個小的熱的交換器里,然后再被利用,這樣就不再會有污染的東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