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風景小區,是去年本市供熱分戶計量的試點小區之一,小區頭一年試行分戶計量,小區市民心里都沒大有底,近日,泰能熱電公司公布了該小區住戶的供熱退費明細單。居民看到明細單后,反應各不相同 ,有的說,“能退好幾百塊錢,真是沒有想到。”有的則說,“別家都退費了,俺家為啥一分錢都沒退?”6月20日,帶著居民的疑問,記者進行了采訪。
A 疑問 俺家咋沒有退費
自2001年,島城就開始試點供熱分戶計量 。最近幾年試點的力度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的小區加入了試點隊伍。2010年,對市內四區多個小區進行試點,嶺南風景小區是其中一個。在去年進行先期改造時,小區居民對此充滿懷疑,第一年進行分戶計量他們心里沒有底,“究竟能不能省錢?”成為小區居民心頭的一個疑惑。
6月14日,隨著一張供熱退費明細單貼進單元內,這個疑惑終于有了答案。當看到退費名單和退費金額后,有的居民心里樂開了花,“沒想到能退那么多錢,這一個供熱季下來,節約了500多元。”聽到鄰居們的話,小區居民姜先生卻產生了新的疑問,“一個單元有30戶,為什么有那么多家享受了退費,卻沒有俺家呢?”
姜先生心里一直納悶,“樓上有的住戶能退六七百元,有的能退幾十塊錢,我們家沒有退錢,是啥原因呢?”帶著姜先生的問題,記者來到了嶺南風景小區,決定實地調查一下退費情況。
B 調查 七成住戶能退費
6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嶺南風景小區,該小區一共有6棟居民樓。在小區中央的一個廣場上,幾位居民正在那里陪小孩子玩耍。聽說記者要了解供熱退費的事情,居民陳阿姨說,“在每個單元的墻上都貼著退費明細,誰家退多少錢,一目了然。”
記者去很多樓座轉了轉,發現很多單元里貼著退費明細單,但有幾個單元不知是何原因,記者沒有看到張貼的單據。記者統計了一下能看到的明細單,總共4個單元126戶居民,其中有88戶享受了退費,退費比例高達69.8%,將近七成。而從熱力公司的統計來看,整個小區供熱240戶,退費比例也占到近七成。
在小區4號樓,記者查看退費明細單時,居民楊正云大娘正在找自家的退費金額。大娘說她眼花,找了半天也沒看到403退了多少錢,記者幫她找了找,告訴她退費金額是113.6元。“這錢咋算出來的?數準不準啊?”
為了打消大娘的顧慮,記者按照2008年本市明確的分戶計量收費標準(包括基本熱費和計量熱費兩部分,基本熱費按房屋使用面積計收;計量熱費按表計收;基本熱價12.16元/平方米使用面積,計量熱價36.25元/吉焦),現場依據明細單上的流量數據計算了一下,楊正云大娘家的退費金額非常準確。
在記者看到的所有退費明細單中,退費金額有高有低,最高的退費金額為960.7元 ,最低的只有5.9元,普遍退費200元到500元。記者試圖采訪那戶退費960.7元的居民,但因家中沒人 ,只能遺憾放棄。
C 提醒 將來可能“多退少補”,得學會節約
于是,記者采訪了家住5號樓的居民馮先生,他家退了將近600塊錢,退費金額也不少。他告訴記者,能退這么多錢,他確實沒有想到,“去年熱力公司來通知,說我們小區試點分戶計量 ,當時我們也不了解它的好處。換熱站上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家里沒人或者室外溫度高時,就把暖氣片上的溫控閥扭小點,這樣能節約用熱量。”
馮先生說,于是他們一家都養成了這個習慣,一旦家中沒人 ,便把溫控閥關小點。“沒想到這樣一個細節,竟帶來了比較高的退費,前幾天看到我們家退了近600塊錢,我們心里確實很高興。”馮先生說,小區第一年試點分戶計量 ,就給他家帶來了如此大的實惠,這讓他對分戶計量充滿信心,“分戶計量,往大處說,是為了節約能源消耗,往小處說,是提倡靈活用熱,減少了居民的供熱費用。”
姜先生他們家為何沒有退費?記者咨詢了泰能熱電公司,工作人員解釋說,分戶計量后能否退費,主要是看用熱習慣,如果平時不在意用熱量 ,很可能用超了。“分戶計量的目的,就是用多少熱交多少錢,有的用戶并不注意自己的用熱量 ,平時不管家里有沒有人,都將溫控閥開到最大,這就導致用熱量比較大。”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因為本市尚在試點階段,執行的是“多退少不補”的收費政策。有些用熱戶并不關心自己是否會用超熱量 ,但這種習慣亟待改正,“如果以后分戶計量收費"多退少補"了,熱量用超了就要補交錢了。所以,我們還是希望居民能改變用熱習慣,在家里沒人的時候,把閥門扭小點,如果房間沒人住,就干脆關死暖氣片上的溫控閥,這樣就能不知不覺地節省費用。”
據了解,分戶計量試點是一種趨勢,但這也給熱力公司帶來了挑戰,特別是在供熱管網的平衡方面,需要進行新的改變,否則會面臨供熱能耗的增加 。有的熱力公司為此專門購買了德國的流量表,以做到對供熱管網流量進行實時監測,做到供熱成本最低、產出最大。
A 疑問 俺家咋沒有退費
自2001年,島城就開始試點供熱分戶計量 。最近幾年試點的力度逐漸增大,越來越多的小區加入了試點隊伍。2010年,對市內四區多個小區進行試點,嶺南風景小區是其中一個。在去年進行先期改造時,小區居民對此充滿懷疑,第一年進行分戶計量他們心里沒有底,“究竟能不能省錢?”成為小區居民心頭的一個疑惑。
6月14日,隨著一張供熱退費明細單貼進單元內,這個疑惑終于有了答案。當看到退費名單和退費金額后,有的居民心里樂開了花,“沒想到能退那么多錢,這一個供熱季下來,節約了500多元。”聽到鄰居們的話,小區居民姜先生卻產生了新的疑問,“一個單元有30戶,為什么有那么多家享受了退費,卻沒有俺家呢?”
姜先生心里一直納悶,“樓上有的住戶能退六七百元,有的能退幾十塊錢,我們家沒有退錢,是啥原因呢?”帶著姜先生的問題,記者來到了嶺南風景小區,決定實地調查一下退費情況。
B 調查 七成住戶能退費
6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嶺南風景小區,該小區一共有6棟居民樓。在小區中央的一個廣場上,幾位居民正在那里陪小孩子玩耍。聽說記者要了解供熱退費的事情,居民陳阿姨說,“在每個單元的墻上都貼著退費明細,誰家退多少錢,一目了然。”
記者去很多樓座轉了轉,發現很多單元里貼著退費明細單,但有幾個單元不知是何原因,記者沒有看到張貼的單據。記者統計了一下能看到的明細單,總共4個單元126戶居民,其中有88戶享受了退費,退費比例高達69.8%,將近七成。而從熱力公司的統計來看,整個小區供熱240戶,退費比例也占到近七成。
在小區4號樓,記者查看退費明細單時,居民楊正云大娘正在找自家的退費金額。大娘說她眼花,找了半天也沒看到403退了多少錢,記者幫她找了找,告訴她退費金額是113.6元。“這錢咋算出來的?數準不準啊?”
為了打消大娘的顧慮,記者按照2008年本市明確的分戶計量收費標準(包括基本熱費和計量熱費兩部分,基本熱費按房屋使用面積計收;計量熱費按表計收;基本熱價12.16元/平方米使用面積,計量熱價36.25元/吉焦),現場依據明細單上的流量數據計算了一下,楊正云大娘家的退費金額非常準確。
在記者看到的所有退費明細單中,退費金額有高有低,最高的退費金額為960.7元 ,最低的只有5.9元,普遍退費200元到500元。記者試圖采訪那戶退費960.7元的居民,但因家中沒人 ,只能遺憾放棄。
C 提醒 將來可能“多退少補”,得學會節約
于是,記者采訪了家住5號樓的居民馮先生,他家退了將近600塊錢,退費金額也不少。他告訴記者,能退這么多錢,他確實沒有想到,“去年熱力公司來通知,說我們小區試點分戶計量 ,當時我們也不了解它的好處。換熱站上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家里沒人或者室外溫度高時,就把暖氣片上的溫控閥扭小點,這樣能節約用熱量。”
馮先生說,于是他們一家都養成了這個習慣,一旦家中沒人 ,便把溫控閥關小點。“沒想到這樣一個細節,竟帶來了比較高的退費,前幾天看到我們家退了近600塊錢,我們心里確實很高興。”馮先生說,小區第一年試點分戶計量 ,就給他家帶來了如此大的實惠,這讓他對分戶計量充滿信心,“分戶計量,往大處說,是為了節約能源消耗,往小處說,是提倡靈活用熱,減少了居民的供熱費用。”
姜先生他們家為何沒有退費?記者咨詢了泰能熱電公司,工作人員解釋說,分戶計量后能否退費,主要是看用熱習慣,如果平時不在意用熱量 ,很可能用超了。“分戶計量的目的,就是用多少熱交多少錢,有的用戶并不注意自己的用熱量 ,平時不管家里有沒有人,都將溫控閥開到最大,這就導致用熱量比較大。”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因為本市尚在試點階段,執行的是“多退少不補”的收費政策。有些用熱戶并不關心自己是否會用超熱量 ,但這種習慣亟待改正,“如果以后分戶計量收費"多退少補"了,熱量用超了就要補交錢了。所以,我們還是希望居民能改變用熱習慣,在家里沒人的時候,把閥門扭小點,如果房間沒人住,就干脆關死暖氣片上的溫控閥,這樣就能不知不覺地節省費用。”
據了解,分戶計量試點是一種趨勢,但這也給熱力公司帶來了挑戰,特別是在供熱管網的平衡方面,需要進行新的改變,否則會面臨供熱能耗的增加 。有的熱力公司為此專門購買了德國的流量表,以做到對供熱管網流量進行實時監測,做到供熱成本最低、產出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