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從市發改委獲悉,近日我市成功爭取到6000萬元中央資金,用于開展6個集中供熱項目建設,爭取到的項目數量和資金數量均居全省首位。
今年以來,市發改委根據去年上報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情況,主動與省發改委、國家發改委溝通聯系,多次赴京詳細匯報我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努力爭取國家對我市的資金幫助。
近日,國家發改委下達了“三北”地區和西部地區供熱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其中下達我省項目14個,投資13850萬元。我市有6個供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名列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6000萬元。
這6個項目是偃師、新安、伊川、宜陽、汝陽和洛陽新區的集中供熱建設項目。具體建設內容分別是:
偃師市集中供熱管網改擴建工程,新鋪設供熱管網78.8公里,新建熱力交換站8座,2012年建成。
新安縣縣城供熱管網工程,供熱面積1740萬平方米,鋪設供熱管網105.48公里,新建熱力交換站78座,2013年建成。
伊川縣城集中供熱管網工程,采暖供熱面積272萬平方米,新鋪設供熱管網29.5公里,新建熱力交換站28座,2012年建成。
宜陽縣城區集中供熱管網工程,新鋪設供熱管網43.57公里,新建熱力交換站82座,2013年建成。
汝陽縣縣城集中供熱建設工程,新增供熱面積173.82萬平方米,新建熱力交換站36座,鋪設管網14.5公里,熱源廠1座,2013年建成。
洛陽新區集中供熱管網二期工程,新鋪設熱水管網90.33公里,新鋪設蒸汽管網10.85公里,新建熱力交換站142座,2013年建成。
目前,在全市8縣1市中,只有偃師、新安、伊川具備集中供熱能力。按照國家要求,上述項目要在今年下半年國家資金到位后全面開工建設,建成后可以增加既有供熱能力,并讓宜陽、汝陽縣城具備集中供熱能力,從而大大提升全市城鎮化進程,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洛陽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李松戰 通訊員 李書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