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的道路被挖開了,土堆堆在家門口,出行變得極不方便,但是村民們卻毫無怨言,反而是積極配合,有的還主動上前幫忙……什么樣的工程這么受到群眾的支持?原來這是小店區小店村正在進行的供熱改造工程。“拆掉小鍋爐,讓‘城中村’的居民們也能享受到集中供熱,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各個部門要通力配合,盡早完工,爭取在今年采暖期到來之時,讓小店村的村民們用上干凈暖和的供熱。”今年小店區“人代會”上,小店村供熱改造工程被確定為全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凝聚著小店區委、區政府和市、區兩級環保部門的關注和支持。7月22日,記者在小店村看到,雖然當下正值酷暑,但是該村供熱改造施工現場卻依然熱火朝天,換熱站已基本建成,工作人員正忙著鋪設二次管網。據了解,目前全部工程已完成了超過一半的工程量,預計今年采暖期到來之前就能全部完工。
據介紹,小店村是小店區一個規模較大的城中村,是小店區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擁有常住人口三千四百余戶,大多以出租自家房屋為業,而這里的外來暫住人口有1.5萬人。為了保證租住戶取暖,房東們以前冬季取暖以燒煤為主,全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臺土小鍋爐。“一到采暖期,一早一晚煙囪里冒出的黑煙,黑壓壓一片,嚴重時抬起頭都看不到天。村里經常是煙霧彌漫,很是嗆人。”租住在這里的人們常有這樣的感受。對于燒小鍋爐,村民們也有很多苦衷:自己燒鍋爐又臟又累,花銷也很大,而且總是虧本。村民馮先生說,去年供暖期,由于煤價漲得厲害,他買煤就花了兩萬多元。但是向租房人收取的取暖費卻沒有增加,最后還虧了七八千元。“取暖費要是收得多了,住戶就搬走了,所以虧本也得干。”據小店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國慶介紹,該村目前擁有小鍋爐近3500臺,每年冬季耗煤12萬噸,空氣污染十分嚴重。而且因為各家都在燒小鍋爐,每天產生的爐渣就有100多噸,村里還專門成立了20人的清運隊,每年為此投入的人力、車輛運輸等方面的費用超過50萬元。“我們都迫切希望能早日改變小店村的冬季取暖方式,不要再像過去一樣飽受污染之痛。”
由于不在我市目前城中村改造和集中供熱工程規劃內,小店村實施供熱改造工程面臨著諸多困難。經過兩年多的籌備,今年4月,小店村供熱改造工程破土動工。小店區政府為該村聯系到了小店熱源廠的熱源,并給予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環保小店分局積極在技術上提供指導和幫助,也為該村爭取到了2000萬元的補助資金;供熱公司派專家駐村指導工程進展;村委會自籌資金2000萬元,換熱站建設、管網鋪設等工程陸續開展起來。由于小店村面積大、人口多、地理條件復雜,施工存在較大難度。但是在有關部門積極協調下,施工方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再加上村民的支持配合,工程進展十分順利,預計今年采暖期到來之前就能全部完成,可解決供熱面積80萬平方米。環保小店分局業務科副科長王曉霞介紹,小店村完成供熱改造工程后,能減少耗煤12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500噸、煙粉塵500噸、氮氧化物480噸,區域環境將得到有效改善。
正是由于看到了供熱改造后的好處,村民們對該項工程也十分認可和支持。村民楊大爺高興地說:“我們親戚家去年就用上了集中供暖,和以前自己燒鍋爐比起來,省錢又省力還干凈。今年我們也趕上這好政策了,村民們歡迎這樣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