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著力破解供暖難題,確保今冬明春正常供暖,今年以來,臨夏市通過采取理順機制、加強監督、及時檢修、清繳欠費四項措施,使供暖難題破解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一是理順機制。全市供熱點 123 個,供熱面積達 352 萬平方米,既有州上審批管理的,也有市上部門管理的,大部分屬企業管理和房地產開發商修建管理的,還有一部分小區住戶自行管理小鍋爐,各供熱站普遍存在著管理不規范、執行標準不一致的現象。為此,市上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分析問題,確定了公有公管、私有私管的管理機制,明確了臨夏市供暖行業監管主體和責任主體。目前,國有東城區供暖站已完成設備調試,利用解放路改造的有利時機,把市國稅局辦公樓、刺繡廠家屬樓并入市醫院供熱站供暖,合理調整供暖片區。
二是加強監管。全市物業管理起步晚,沒有現成的法規和經驗,監管主體不明確,監管責任缺乏界定依據。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的原則,市上決定由物管局牽頭監管,成立各鎮、街道物業管理辦公室,及時解決供用矛盾,停暖期督促檢修供熱設備。特別是老城區 47 個建設項目中對供熱系統設計不合理、施工不規范、沒有分戶計量裝置等影響供熱質量的企業,建設、房產部門停止辦理相關手續,要求加以整改。同時,修訂完善了《臨夏市供暖管理辦法》,對供熱質量、費用標準、收繳方式、雙方權利義務進行細化,明確管理要求,統一管理標準。
三是及時檢修。針對管網嚴重老化的實際,按照“重點部位重點解決、特殊部位特殊解決”的方法,投資100多萬元對部分供暖站進行了檢修維護。各街道積極協調住建局,督促開發商做好分戶閥到小區管網的維修、更換,確保了供暖期正常供暖。
四是清繳欠費。2010一2011年供熱期內,14個大型供熱站新產生欠費1170萬元,累計達到2129萬元,針對部分取暖用戶拖欠采暖費用的實際,市上組織各街道成立了清繳欠費小組,配合物管、供暖企業開展了清繳欠費。截止8月10日,各供熱站已累計清欠681萬元,其余欠款正在清繳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