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政協委員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擁堵、建筑節能、供熱等工作提出中肯意見和建議。日前,針對這些反映市民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市建委作出集中答復。據了解,市建委今年共承辦政協委員提案48件,截至7月底,已全部辦理完畢,辦結率100%。
關鍵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26項大項目投資超2.5億
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是委員普遍關心的問題。市建委表示,2011年,全市安排城建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2853億元,是2010年的2.8倍;項目總數達到192項,投資超過2.5億元的重大項目26項。包括:地鐵項目、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國際會議中心項目、體育中心建設、東港區建設、新機場沿岸商務區基礎設施工程、大連北站項目、202軌道交通延伸、市內至新市區跨海交通工程、南部濱海大道、東快路連接大連北站立交工程等。機場三期擴建、大連北站、國際會議中心等項目年內將陸續完工。
今后幾年,大的建設項目還將會有地鐵二期、新機場沿岸商務區、新機場臨空產業園、金州至普灣城際鐵路等,這些重大建設項目都會在今后5年開建或建設完成。
關鍵詞:行車難 停車難
今年建33個公共停車場
行車難、停車難一直是委員關注的焦點,今年多位委員提出提案。為了有效緩解我市城市交通壓力,市政府已決定從今年開始,用5年時間整治我市交通擁堵狀況,并確定今年為我市城市交通綜合整治年。制定了大連市建設文明交通城市行動計劃,從完善城市交通規劃、加快推進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加強科學管理等6個方面,提出了25項綜合措施。
緩解交通擁堵問題,加快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重點工作之一。將重點推進中心城區干道路網系統建設,加快建設中心城區道路微循環系統,對“斷頭路”進行調查和清理,形成一批次干路、支路,暢通道路微循環系統。同時,加大停車場建設力度。制定了大連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按照要求,今年要落實公共停車場項目33個,泊位6679個,這些指標不包括新建公建、住宅小區的配套停車場。另外,根據市區道路使用情況,在次干路和支路一側劃定停車位。首批已確定38條路街,3131個泊位。今后3至5 年,每年都要根據停車場總體規劃及各區實際情況下達建設指標,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問題。
關鍵詞:建筑節能
我市有望出臺超低能耗建筑標準
今年致公黨市委提出了關于大力推進建筑領域節能的提案,從制度建設到技術應用都提出很好的建議。市建委為此編制了《大連市建筑節能管理辦法》,并委托大連理工大學進行超低能耗建筑技術體系的研究,盡快建立我市超低能耗建筑的標準體系,為提升我市居住建筑的節能標準奠定基礎。
記者了解到,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項目建設正在積極推進中。市建委組織了大有恬園二期、紅星海世界觀一期等環境友好型住宅示范工程項目,使我市城市建筑在節能、節水、土地利用、成品住宅建設、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中華園”住宅項目作為我市住宅示范項目,率先采用了太陽能光伏技術解決住宅小區室外照明,實現了我市太陽能光伏照明在建筑中應用的“零”突破。
同時,積極推廣產業化成品住宅建設。截至去年,我市累計建成節能建筑6800萬平方米;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40%以上;新型墻材利用率達到100%;粉煤灰綜合利用率達到89%;淘汰落后水泥產能677萬噸,水泥散裝率達到70%。通過節能減排、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等一系列舉措,大連環境空氣質量也得到持續明顯改善。今年組織成品住宅示范工程11項,年底將竣工4300套,建筑面積37.3萬平方米。
關鍵詞:供熱
今年計劃拆除40臺鍋爐
據了解,近兩年供熱方面的提案29件,反映出委員對我市供熱工作普遍關注。提案集中在新熱源開發推廣、供熱按表計量收費、分散鍋爐房并網等問題。
關于新能源開發問題,委員宋寶慶提出要盡快推廣,并被列為重點提案。市建委制定了《大連市推廣應用海水源熱泵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全面實施“三島”、“四灘”、“六灣”計劃,在小平島、長興島、長山列島、老虎灘、金石灘、花園口海灘、金渤海岸灘,星海灣、大窯灣、梭魚灣、旅順塔河灣、大連港東部港灣、皮口港灣,實現海水源熱泵供熱、供冷,使我市清潔能源供熱率由現在的1%提升到15%。目前,我市被國家確定為全國唯一的海水源熱泵示范城市,有12個項目被國家確定為示范項目。今年要完成水源熱泵供熱供冷面積30萬平方米。
為推進供熱繳費改革,市政府要求市內四區所有大型新建公建全部安裝供熱計量和溫度控制裝置,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并先后在“千山心城”、“大有恬園”、“頤和香榭”等小區共23.7萬平方米住宅安裝計量表2289塊,溫度調控裝置7057個,實現了按計量收費,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供熱改革與建筑節能”項目示范城市。
供熱繳費改革正在逐步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實行按表計量收費面積1722萬平方米,可實現每年節標煤7.23萬噸。
委員關注的分散鍋爐房并網問題,也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的。從2006年開始,市財政每年投資8000余萬元,用于拆爐并網工作的補助,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拆除大小供熱鍋爐房1291座,鍋爐1649臺,實現集中供熱面積2402萬平方米。
供熱單位由2006年的538家減至去年的146家。今年計劃完成分散鍋爐房并網30座,拆除大小鍋爐40臺,實現集中供熱面積140萬平方米,完成投資70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