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齊琳 張慧敏)今后北京民用建筑的供暖將一改此前“按面積”收費的一刀切政策,轉向“誰用熱,誰交費;用多少熱,交多少錢”的收費辦法。北京市住建委和市發改委昨日聯合發布《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民用建筑節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北京一半的現有住宅房屋將實行熱計量收費。
《規劃》明確提出,將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供熱計量改造。其中,到今年年底前完成既有大型公共建筑的供熱計量改造,實行熱計量收費;2012年年底前完成既有普通公共建筑的供熱計量改造,實行熱計量收費;“十二五”期間,符合50%節能標準的既有居住建筑基本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實行熱計量收費。
“符合標準的住宅占現有量的50%。這意味著,一半現有住宅到2015年供暖將實行熱計量收費。”據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計量收費的供熱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整樓計量、按戶分攤;另一種為直接分戶計量。不管采用哪種方式,居民家中均需要安裝熱計量裝置。為此,北京市已經從去年起要求所有新建居民住宅供熱管線必須安裝熱計量裝置,原有建筑也將進行熱計量改造,主要是加裝計量裝置。
“目前按照面積計算取暖費存在一刀切的問題,畢竟有的家庭可能需要燒得熱一些,有的家庭可能少一些,對于熱量的需求不同,理應繳納的費用不同。”據北京金房暖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此前曾在一家小區的一棟樓房進行了熱計量測試,參與測試的30戶居民中,有16戶居民的熱計量供熱費高于按照面積收取的供熱費,而在實際收取供暖費時,該公司按照每平方米最高30元封頂的方式收取,對于居民多出的熱計量費并沒有收。
“下一步我們會制定供熱計量收費價格、推進居民供暖‘暗補改明補’、低保戶等困難群體采暖費救助辦法、居住建筑供熱計量裝置維修檢定費用負擔辦法等配套政策,肯定會考慮老百姓的需求,解決供熱計量收費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北京市政市容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
此外,《規劃》還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新建、擴建、改建的城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將全部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從2012年起,新建居住建筑執行修訂后的北京市建筑節能設計地方標準,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耗熱量與采暖能耗指標達到節能75%的水平。
“十二五”期間北京還將給老房子穿上隔熱保暖的新衣,使房間冬暖夏涼。 根據規劃,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在“十二五”期間,將完成6000萬平方米,約為非節能既有建筑總量的39%,其中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完成3000萬平方米。王飛/制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