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從2006年開始,我省先后實施了城市棚戶區、農村泥草房改造等工作。2006年至2010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改造完成面積1.17億平方米,受益人數達211.5萬戶、630萬人。全省的“暖房子”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在改善民生、節能減排、拉動經濟發展,推進社會管理方式創新、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產生良好效果。
“你追我呀,快追我呀……你車沒我車快!”“寶寶,慢點騎,慢點騎!”在長春市綠園區長客花園小區新改造的休閑廣場上,小寶寶們正在追逐打鬧著,而數十位老人則坐在樹下休閑凳上聊天……長客花園小區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建成的小區,今年37棟老樓經過“暖房子”工程與環境綜合整治后,整體環境明顯提升。同時,記者還從長春市市政公用局了解到,長春市正在完善的“供熱在線監管系統”,已實現對市區7900萬平方米供熱源的在線監測。
綠園區
加大投資 老小區舊貌換新顏
“以前這廣場都是水泥的,樓前樓后都種的各種菜……現在可好了,環境好了,垃圾也沒人亂扔了!”以前到過長客花園小區的市民,都會有一個印象:那是一個老小區,環境要用臟亂差來形容。可現在,每位住在小區里的居民,都感覺自己的小區變成了花園,平時還可以在小區中間的休閑廣場聊天散步。看著不再掉墻皮的“新”樓,聞著樓前樓后清新的綠樹青草味道,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據介紹,綠園區總計投資5123萬元,在長客花園小區實施了“暖房子”工程和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整個小區共有居民樓37棟,居民2200戶。在環境改善后,將逐步完善物業管理機制。
南關區
老舊小區將實施熱計量收費
南關區濱河西四小區和濱河西五小區,也都是老舊小區,目前,也正在實施著“暖房子”工程。記者還了解到,從2011-2012年供熱期開始,這兩個小區將成為熱計量收費試點小區。記者站在居民樓下時看到,正在進行的“暖房子”工程,已將小區內的老樓變得清新靚麗、道路平整,也有了綠化和彩化帶,小區的檔次明顯提升。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濱河西四小區和濱河西五小區現在已具備熱計量收費試點標準,所有系統都已安裝完畢,現在,只等待供熱前試水。
二道區
長熱集團建鍋爐房保障供熱
在二道區懷仁路附近,有一個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到現場才明白,原來那里正在建鍋爐房。“這里是在建鍋爐房的現場,年底前將完成3個100噸的鍋爐的建設!”長熱集團副總經理史明俊說,按整體計劃,他們自籌資金2.5億,將建成5個100噸的鍋爐房,每個鍋爐房將帶100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這5個100噸鍋爐房建成后,將大大緩解熱電二廠的“滿負荷”工作狀態,部分熱用戶也將從熱電二廠的供熱范圍內“摘”出來,這樣一來,熱電二廠就能更加全力地保障市區供熱。
經開區
改造管道提升供熱質量
近段時間,經過威海路的市民都會發現,路南側樹叢中有很多新土。“這里新更換了480米供熱管道,是為了提高經開二、三、四區的供熱質量!”長春市供熱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提高長春經開二區、三區、四區的供熱質量,從9月1日起,開始對原有直徑250mm的供熱管道進行更換,預計9月20日完成這項工程。
據了解,在新更換的供熱管道中,有380米是直徑400mm,有100米是直徑350mm。
預計,在2011-2012年供熱期,經開二區、三區、四區的15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有望提溫5℃。
完善“供熱在線監測”
看系統就知哪不熱
17日,記者走進長春市市政公用局指揮調度中心時,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著。“長春市上一采暖期總供熱面積14024萬平方米,現在,已實現了對市區7900萬平方米供熱熱源的在線監測,占長春市供熱總面積的56%。”相關負責人表示,監測內容包括:5座熱電廠、38座區域鍋爐房、89座換熱站的實時供熱參數,120戶熱用房的實時室溫數據。同時,他們還與12家供熱企業實現了視頻指揮調度,對34家供熱企業、60座集中供熱熱源、857座換熱站、53000戶用房的信息實現了數據庫管理。
在系統逐步完善過程中,下一步計劃新增41家視頻會議分會場建設,加上已完成分會場建設13家,共54家。實現對供熱企業指揮調度的全覆蓋。現已完成3個熱電廠6條支線與5個鍋爐房設備安裝。為實現供熱節能,擴大對熱用房熱產品質量在線監控,計劃實現26000多戶計量數據對接。
記者 周東魁 助理記者 倪川 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