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個別時段出現的極端天氣考驗了長春的供暖能力。本報記者整理上個采暖期期間本報熱線反饋、市長公開電話投訴等內容,總結盤點出6個方面主要問題。對此,長春市供熱管理部門、長春熱力集團相關人士昨日一一回應,并透露:“2011-2012年度采暖期,長春或將建立供熱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制度,不良企業將退出供熱市場。”該制度對供熱企業供熱質量進行排名,其中可能包括實行末位淘汰制度。
這是借鑒哈爾濱建立的供熱信用等級評價制度。哈爾濱對全市供熱企業每年進行一次信用等級評價,以此作為審批供熱特許經營資質的前提條件,被評為最低信用等級的將被逐出供熱市場。
這樣的內容,或將實現在長春2011-2012年度采暖期。
■供熱管網
更換萬米老舊地溝管
遠程檢測加強管控
官方資料顯示,長春市2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供熱管網,15年以上的就接近60%,導致一開栓后,管網就七淌八漏,甚至兩三棟樓一天失水就達120噸,這相當于水壺下面用火燒,一邊卻在澆涼水,水什么時候能燒開?
長春熱力集團:今年,長熱集團進一步完善熱網檢測系統,加強對支線管網的計量檢測,在30多條支線安裝了遠程檢測設備,熱網監控率逐年提高,為提升供熱質量奠定了基礎。今年共計檢修設備7402臺,檢修工作現已完成100%。專項大修項目36項,涉及金額達2178.7萬元。并對21棟樓,約一萬米的地溝管進行了更換。還針對部分腐蝕嚴重的一次網和二次網進行了改造,其中一次網改造5468米,二次網改造10561米,鍋爐大修兩臺。通過設備檢修、管網改造,提高了設備完好率,為冬季安全、穩定供熱提供了先行保障。
■熱源方面
熱電一廠新廠一期
今年投入使用
今年一二月份,長春個別時段出現極端天氣,最低氣溫連續超過零下30℃,局部城區集中供熱熱源不足。去年本報曾多次報道,如熱電二廠熱網范圍內熱源能力不足、一些大型供熱企業“小馬拉大車”。
長春市市政公用局:長春市中心區集中供熱熱源能力明顯不足,上個采暖期,僅熱電一廠、熱電二廠熱網覆蓋區域內就存在1164萬平方米的熱源能力缺口。為解決上述問題,長春市今年已經啟動建設熱電一廠新廠項目,位于長春寬城經濟開發區馬家村,該項目一期兩臺熱電聯產機組計劃在10月底前安裝完畢,這個采暖期將實現集中供暖。項目二期計劃再建設兩臺熱電聯產機組,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全部建成后,供暖面積覆蓋到長春大街以北、青年路以東、伊通河以西的建成區。
長春熱力集團:熱電一廠新廠項目今年將投入運行,整個城市北部地區的供暖將有根本性改善。長熱集團今年在凈月一廠鍋爐房、凈月二廠鍋爐房和綠新鍋爐房先后建設兩臺100噸熱水鍋爐和1臺40噸鍋爐,還興建了“二道柴油機調峰鍋爐房建設工程”,提高了熱源能力。
■房屋建筑節能
24棟及120戶已經完成改造
上個采暖期前,長春市相關部門統計,長春有非節能建筑5282.1萬平方米,房屋保溫不好、采暖能耗高,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房子占有相當比例,其保溫能力普遍不好,房屋樓體質量仍是城區供熱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長春熱力集團:為解決不熱棟號問題,建立了不熱棟號檔案。今年,長熱集團已完成24棟不熱棟號及120戶不熱單戶的改造,為下采暖期提高用戶供熱質量,降低用戶投訴率奠定了良好基礎。
■小鍋爐房供熱
5000余戶并網集中供熱
今年三四月,臨近供暖末期,氣溫有所回升,出現了小鍋爐房“看天供暖”、提前停爐的現象。長春市小鍋爐房由于企業轉制等原因,年久失修,問題不能一年內全部解決。上個采暖期長春市小鍋爐房仍有1883座,由于部分企業因不愿投入或虧損難以維持運營,存在設施設備老化導致供熱質量不達標或棄管風險,亟須對既有供熱設施和管網更新改造。
長春熱力集團:今年接收小鍋爐房19座,為小鍋爐房并網鋪設管網20公里,使120棟樓,5000余戶居民,約75萬平方米面積并入集中供熱。并網小鍋爐房工作仍在進行。
■供熱燃料
每個區至少有一萬噸機動煤
近年來,煤價大漲,供熱價格沒有及時聯動,供熱成本增加,供熱企業經營困難,對供熱質量也有影響。今年開栓前儲煤形式也很嚴峻。截至25日,小鍋爐房、區域鍋爐房已經儲煤180萬噸,占應儲量的50%左右,預計到開栓前,可達到65%左右。煤炭儲存量沒有去年多,去年這個時候已經儲存了70%,今年才50%,開栓前才能達到65%,形勢嚴峻。
長春市市政公用局:已經責成各區要有機動煤儲備,每個區至少一萬噸。今后,如果中小鍋爐房出問題,由區政府負責調度、協調解決。
長春熱力集團:截止到目前,長熱集團共存儲煤炭25.4萬噸,已完成本采暖期供熱煤炭的80%。同時,長熱集團還從9月10日起,開始向一次網充水試壓。各供熱公司也紛紛在樓道門前粘貼充水通知,預計10月5日進行二次網充水,力爭在10月10日前,除特殊新建管網未施工完畢的,將全部完成一、二次網充水工作,確保在出現極端天氣的情況下,響應政府號召,隨時準備提前供熱。
■測溫
城區建立5000多個測溫點
2010至2011年度,長春市將供熱運行日常監管、供熱資質管理、供熱應急保障金管理、居民室溫檢測管理等權限下放至各城區、開發區。各城區、開發區受理了大量的居民投訴,并及時處理。但去年本報連續報道過,由于社區、街道人員缺少測溫工具及經驗,導致測溫進行時并不理想。
長春市市政公用局:市政公用局計劃成立法律顧問組,針對采暖期市民提出的維權訴求,依法解答。
長春熱力集團:成立了10支供熱搶修隊,設立服務電話19部,測溫點5000余個,并且在運行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服務,堅決履行接到報修后30分鐘內到達現場的服務承諾。
本報記者 邢程
哈爾濱的經驗我們可以借鑒
哈爾濱出臺的《哈爾濱市供熱企業綜合信用評價暫行辦法》,確立供熱企業社會評價體系和行業評價體系。
社會評價體系有5個指標,行業評價體系有10個指標。在綜合信用等級評定和獎懲方面,供熱企業等級分為A、B、C、D4個等級。獲得A級信用的供熱企業,當企業擴張供熱區域時優先考慮,并保持兩年參評一次;對于獲D級信用的企業,將列入重點監管范圍,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將給予取消經營資質的處罰,逐出供熱市場。
另外,哈爾濱市成立供熱企業綜合信用評價評審委員會,在評價方式上采取行業檢查、媒體監督、社會參評三種方式,分值各占1/3,主要看群眾滿意不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