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期即將臨近,關系著千家萬戶的供熱工作又將開始了。雖然各家供熱站都已完成前期的設備檢修工作,但暖氣費收繳情況并不樂觀。10月20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供熱單位了解,由于居民拖欠采暖費嚴重,多家供熱站表示資金壓力較大,加之燃煤價格明顯上漲,有一些供熱站尚未開展燃煤儲運工作。“能不能如期供暖,就要看居民們的繳費情況了,如果采暖費收繳不理想,我們也沒法開爐供暖。”市內一供熱站的工作人員較為擔憂地說。暖氣費收取難,不是哪一家供熱站的難題,幾乎所有的供熱站都面臨同樣的問題,甚至有些供熱站連拖欠了四五年的“陳年舊賬”都無法收清,催交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拖欠費用越積越多
“眼瞅著今年的供暖期馬上就要到了,可供熱站的院子里怎么一噸煤都沒有啊?”家住永昌路的王女士格外擔心。“住戶們不交費,煤價又這么高,沒法儲煤啊!”提到前期準備工作,明信物業公司下西園供熱站的李春壽站長很是犯難,設備檢修早已結束了,打壓試水也應該問題不大,可是最為關鍵的儲煤還沒有實質性進展,“實話說,一噸煤都沒有儲備呢!”
昨日,記者聯系多家供熱單位了解到,影響供熱站儲煤的一大原因是采暖費收繳難。蘭東房地產開發公司供熱站的李躍全站長告訴記者,今年的收費已經開始,但收繳率尚不足一成。收費工作會一直延續到供暖結束后,但最理想的情況下,收繳率也只能達到80%,有相當一部分的住戶都不繳納采暖費,即使工作人員上門催繳,也起不到太大作用。截至目前,該供熱站的用戶欠費款額累計已達700多萬元。安定門供熱站的劉主任介紹稱,安定門供熱站有200多萬元的用戶拖欠費用尚未交清。“拖欠的費用有增無減,越積越多,供熱站的資金鏈只會越來越緊張,勢必將影響到市民正常取暖。”記者了解到,我市各家供熱站都有用戶欠費現象,而今冬采暖費收繳率普遍不足兩成。
供熱成本愈來愈高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中是沒錢可供暖不能停啊!”蘭影段家灘聯片供熱站的司主任告訴記者,往年招個小工只需要開1000元的月工資,可今年月工資1300元都沒人干,鍋爐工的工資更是水漲船高。燃煤的合同價上漲了20%,此外供熱單位還要上繳環保部門的排污費,還要為下崗職工等低收入人群和社會弱勢群體減免供暖費。因此,供熱企業的確有苦難言,即使供暖戶全部上繳暖氣費,供暖企業也只能艱難維持。
燃料成本大幅上升、熱力價格與成本長期倒掛,我市最大的供熱企業——蘭熱公司對此深有體會。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稱,2007年以來,電煤供應價格持續飆升,燃料成本大幅上漲,而入爐綜合標煤單價已由2007年末的259.61元/噸上升至2011年9月末的603.47元/噸。從2008年起到今年3月末,蘭熱公司僅熱力虧損就達到9019萬元。截至今年9月份,蘭熱公司已造成2.6億元的巨額虧損,致使正在開展的冬季供熱儲煤、設備檢修維護等工作難度加大,企業面臨異常巨大的生產經營工作壓力。
采訪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用戶不愿繳納取暖費的理由是暖氣“不熱”。對此,供熱站也很“委屈”。“出站的溫度是絕對達標的,管道老化、私改管道等問題導致用戶家中暖氣不熱,不是供熱站的責任。”
蘭東房地產開發公司供熱站的李站長解釋說,蘭州大部分供熱管網投入使用都在15年以上,供熱管道太細,加上長時間的侵蝕,出現供熱管道堵塞現象,導致暖氣不熱的主要原因是供熱管網老化。按照建設部門的有關規定,個人在購買住房時包含房屋維修基金,物業和產權部門可以對公共設施進行維修,但是現在把所有的矛盾都推到了供熱單位。
相關新聞
四季度蘭州電網
進入冬季取暖用電高峰
【本報訊】昨日,記者從蘭州供電公司采訪了解到,進入10月份,隨著蘭州冬季灌溉及居民用電取暖負荷增大,第四季度蘭州電網將進入冬季用電高峰期。預計11月份用電量將達到25.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最大用電負荷約3710MW日最大用電量約8500萬千瓦時。蘭州電網已做好今冬取暖用電高峰過冬準備工作。
記者薛曉霞通訊員高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