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熱關系到廣大城市居民切身利益,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市委、市政府對供熱問題非常重視,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使濱州市供熱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促進了濱州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市區供熱面積接近800萬平方米
濱州市城市集中供熱工作始于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特別是2010年供熱體制改革以后,積極落實熱源,進行供熱管網的改造和建設,城市集中供熱質量和供熱普及率都大大提高,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記者從濱州市城區防汛與供熱工程建設指揮部獲悉,截至上一采暖季,市區供熱西區供暖面積300萬平方米,東區250萬平方米,總供熱面積為550萬平方米,供熱主管網達170公里。2011年,濱州市西區供熱面積將超過400萬平方米,東區供熱面積也將達到340萬平方米左右,總供熱面積預計將達到800萬平方米。
>>積極推進城市集中供熱體制改革
根據省政府提出的“城市供熱原則上實行熱源、管網、換熱站一體化經營和直供到戶的供熱體制;供熱管網原則上應由政府成立的供熱單位或國有、國有控股供熱企業負責統一運營管理。”的思路,為了徹底解決濱州市城市集中供熱中存在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2010年市委市政府對濱州市供熱體制進行了改革,本著“政府控股、產供一體、責權一致”的原則,重組鑫誼熱力公司,收購鑫誠熱力公司,收購亞光熱電作為自備熱源。體制的理順一是解決了熱力公司片面追求利潤,致使供熱不達標的問題;二是解決了熱源企業、熱力公司之間互相推諉扯皮、協調環節多、難度大的問題。
>>供熱設施建設和改造取得新進展
濱州市供熱體制改革以后,為徹底解決市區渤海十一路以西城市新區的供熱問題,根據城市集中供熱規劃要求,2010年,主要進行了西區供熱中線部分汽改水管網的改造及新建了北線供熱高溫水管線,建設供熱首站1個,鋪設高溫水管線38公里,新建、改造二級換熱站6個,總投資約1.5億元。
為全面完善濱州市城區集中供熱系統的升級改造,在去年西區供熱管網建設和改造的基礎上,2011年濱州市主要安排了西部新城區和東部老城區的相關工程。
西部新城區。包括以下工程:魏橋公共供熱中心至中、北線供熱首站的管道工程,該工程以濱州魏橋鋁電公司為主進行施工建設;魏橋公共供熱中心至西區供熱高溫水南線首站的蒸汽管道工程,長約2.5公里,投資約2500萬元;西區中線汽改水剩余工程,長約12.6公里,投資約2000萬元;西區供熱高溫水南線及南線換熱首站工程,長約17.4公里,預計投資8000萬元。
東部老城區。包括以下工程:一是鑫誼電廠100噸熱水鍋爐工程,該工程投資約4000萬元。二是老城區供熱管網的提溫擴容改造工程及部分混水站建設,三是東區高溫水管線工程,管道長約27公里,投資約1.3億元。
截至目前,西區中線汽改水工程已全部完成。南線高溫水管道工程已完成90%。南線供熱首站樁基工程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基礎承臺施工。魏橋公共供熱中心至南線高溫水換熱首站蒸汽管道工程已完成10%。
東區高溫水管道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的70%。鑫誼電廠100噸熱水鍋爐工程,鍋爐房主體已經全部完成,鍋爐安裝完成并開始打壓實驗,輔機安裝完成40%,煙囪全部完成。東區低溫水管道提溫擴容及混水站工程,已經開工建設,完成20%,混水站開工建設15座。
>>加大融資力度 確保供熱工程順利建設
記者了解到,為使各項工程盡快開工,市建設局充分利用各種融資渠道,積極籌措資金,盡快投入工程建設。
在時間緊、無資金的情況下,市建設局動員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集資4500余萬元用于工程建設,確保今年供熱工程的順利啟動;其次,積極利用世界銀行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市節能環境基礎設施項目貸款。再者,積極同金融部門接觸,商洽利用供熱企業收費權質押貸款,目前貸款工作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最后,加大集中供熱新開戶供熱配套費的征收力度。
>>把供暖工程建成群眾滿意的精品工程
供熱工程建設必須堅持“質量至上、安全第一”。記者了解到,為了確保工程安全保證工程質量,市建設局安排監理人員到施工現場進行跟班監督,質量監督部門、安監部門有關人員不定期到施工工地進行監督檢查,督促施工隊伍嚴格按規范要求施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嚴格按照有關規范、要求文明施工,確保周邊環境衛生,設置好標識牌和警示牌,合理施工,盡量減少對市民生活、出行的影響,注意對市政設施的保護,施工完畢及時進行道路及綠化恢復。同時,制定落實好應急預案,把供熱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充分考慮周全,提前做好預案,落實解決措施,盡最大可能不返工;一旦出現問題,確保在第一時間解決,切實維護供熱安全,真正把供熱工程建成群眾滿意的精品工程。
供熱主框架管網今年基本建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濱州市城市供暖建設取得巨大進展和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困難。據了解,2010年以前,濱州市的供熱存在一些問題,熱源也不足,管網也不是很健全,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有的地方沒有管網,而現有的管網在負荷方面也達不到要求。“在2010年、2011年、2012年這三年時間里,整個的從熱源到管網,將進行重新的改造和鋪設,所以說工程量相當的大。”市城區防汛與供熱工程建設指揮部徐主任告訴記者。“此外,很多地方用熱單位相對來說比較分散,南線也好,北線也好,管線鋪的很長,沿線沒有幾個用熱單位,即使有的地方有用熱單位,但實際戶數也達不到供熱要求,這樣一來投資收益非常的難以保證。管線鋪設的距離也非常長,沿線要和各個單位進行溝通和協調。同時,現在濱州的地下管網比較復雜,既有油田的管道,也有強電、弱電的管道,還有一些單位原來鋪設的管道,因在鋪設供暖管道的過程中十分復雜。而濱州的地下水位又比較高,管道開挖鋪設過程中往往會有地下水涌出。整體來說,今年安排的工程量相對于去年來說大了將近一倍,而且東區和西區的工程建設同時開工。”同時,部分工程準備工作早已就緒,但由于受建設資金的制約,部分管件、管材不能及時采購進場,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的進度。
徐主任告訴記者,盡管今年的工程量比較大,也面臨著一些困難但希望通過今年的工作,濱州的供熱主框架管網基本能夠建立起來,明年再進一步的對之進行鞏固和提高。屆時濱州市供暖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見習記者 位魯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