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西安市物價局召開西安市調整集中供熱價格聽證會。會議中,會議提出了采暖期的供熱調整方案,即擬調整價格,居民用熱由26.5元調至35.3元,提高33.2%,折合建筑面積每月擬由4.8元調至5.3元,提高10.4%;非居民用熱統一調至49元,折合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7.35元。
居民最終負擔價格擬為5.8元,比燃氣自備鍋爐供熱價格低0.3元
根據西安市統計局數據,西安市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44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8.7平方米。這次居民用熱價格每月每平方米擬上調0.50元,人均采暖費支出增加57.4元,年人均采暖費支出665.84元,占年支配收入的3%。如果按照三人一戶計算,每戶住房面積86.1平方米,采暖期四個月每戶增加支出172.2元。
西安市交換站價格擬調至5.3元后,加二次換熱費0.50元左右,居民最終負擔價格為5.8元,居于北方城市中游水平。目前,西安市燃氣自備鍋爐供熱價格每月每平方米在6.1元左右,集中供熱價格調整后水平比燃氣自備鍋爐供熱價格低0.3元。
學校和福利院等用熱價格保持不變
此外,學校和福利院等單位用熱價格保持不變,即每吉焦39.2元;低保戶用熱繼續實行優惠價格,即到小區熱交換站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4元。
邱仲琴處長提出,為穩步推進熱價改革,應該將現行居民、行政事業、工業和經營服務四類熱價簡化為居民和非居民兩類熱價,并明確兩部制供熱計量價格政策,兩部制熱價中的固定費用比例逐步下調,分三步調整至30%,今年基本熱價由現行的50%擬調至45%,2012年擬調至40%,2013年擬調至30%。
供熱企業:調整熱價是因成本與價格倒掛
據邱仲琴處長介紹,調整熱價的理由首先是成本與熱價倒掛,供熱企業全行業虧損,生產經營舉步維艱。據西安市物價局調研統計,2010年8家供熱企業經營性虧損3.5億元,累積虧損達10多億元。
據介紹,導致西安市供熱全行業虧損的原因主要是供熱成本增加明顯,煤價持續上漲是供熱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還有居民用熱戶增加明顯。
其次西安市冬季供暖已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大事,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最后集中供暖價格與自備鍋爐供熱價格相差懸殊,不能反映集中供暖的真實成本,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要求,影響社會穩定大局。
消費者:應按量收費,而非按面積收費
這次聽證會參加人共31人。其中消費者參加人13人,由市消費者協會推薦;市人大代表1人,由市人大推薦;市政協委員1人,從價格監督員中產生;供熱專家學者2人,由市燃氣協會及長安大學推薦;市政府相關部門9人,由參加人所在單位推薦;供熱企業參加人3人,由參加人所在企業推薦。
聽證會上各代表發言,多數參加人認為煤炭價格上漲,適當提高供熱價格表示理解;部分代表對居民按建筑面積收費,提出了質疑和建議。
消費者代表林子龍說,采暖是商品,應該按計量收費,而不是現在普遍的按面積收費,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參會者的認同。部分消費者代表認為,曾對同一小區內戶型大小不同的房間做過測試,結果面積大的房間溫度低于小房間,所以,應該按照熱量計量收費才比較公平;部分代表提出,不光從供熱價格上做出調整,還要多方面解決供熱企業虧損的困難。
部分代表對供熱企業內部的管理提出了建議,表示同意熱價調整,但是企業應該有一個服務質量保證書,保證供熱質量,實現價質相符,調整價格的同時,盡量考慮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供熱企業更要加強管理,節約成本,減少浪費。
市民算賬:小區要是7.5元/平方米,要多交差不多400元
昨日下午,記者就西安市物價局調整采暖期集中供熱價格一事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采訪中記者發現,部分小區的供暖費高于市場供暖的費用,而且部分小區供暖室內溫度沒有達到供暖的標準。
家住北二環東段的某小區一位姓王的住戶對記者說:“我們小區就是市政供暖,去年的時候,每平方米是5.26元,因為我家是復式結構的戶型,有160平方米,一個冬季下來,暖氣費在3300元左右。如果今年居民供暖要漲到5.8元/每平方米,一個冬季要交3700元,比往年多交差不多400元。一個小區幾千戶,一戶多交400元,那么總體下來就是幾十萬元。所以我覺得調整供熱價格不合理”。
家住北郊鳳城六路某小區的業主肖女士,“我現在租住的房子是120平方米的,往年的取暖費是5.3元/平方米,暖氣還不錯,有的時候還挺熱的。去年交了2500多元,房子大,交的取暖費多,就應該更暖和,這樣才合理嘛。不過現在要搬家了,這個小區的取暖費太貴了,準備搬到鳳城七路附近的小區,那個小區的取暖費才2.5元/平方米”。
家住吉祥路與永松路十字太白小區一位姓黃的業主對記者說:“去年小區的供暖費就漲到了6.5元/平方米,這個小區本來就高于市場價,現在市場調價,小區肯定會跟著調價,估計得漲到7.5元/平方米了。供暖費貴不說,而且溫度還沒達標,去年的時候,在家里還要穿著外衣才能待。我們供暖費是按建筑面積算的,包括公攤,房子有86平方米,去年冬季取暖費大概是2200元,要是今年漲到7.5元/平方米的話,要多交差不多400元。而且我們小區供暖費每年都在漲。我覺得取暖費要漲,暖氣溫度也要達到標準啊。”
金紀元大廈小區居民反映,去年小區居民供熱價格定為每月每平米9元,商鋪和辦公用房每月每平米15元。還有西郊許多小區居民反映自備鍋爐供熱亂收費。大家希望政府部門加大對供熱收費的監管和查處力度。
全國其他城市供熱價格
按熱流量(每吉焦):蘭州31.5元,銀川32元,烏魯木齊35元,西寧36.9元,石家莊42元,沈陽40.28元(兩部制熱價中的計量價格),哈爾濱39.14元(兩部制熱價中的計量價格),北京44.45(兩部制熱價中的計量價格)元;
按面積(每月每平方米):北京4.13—7.5元,蘭州4.2元,西寧4.6元,太遠4.8元,烏魯木齊4.9元,鄭州5.7元,石家莊5.5元,濟南5.9元,大連7元,青島6.51元(使用面積),天津6.2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