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昨天上午,市建設交通委在全市集中開展2011年度首次“供熱服務接待日”活動,與往年相比,“室內溫度不達標”“暖氣管跑水”等“老問題”雖仍受到較多關注,但投訴數量明顯減少,而服務標準化和計量供熱等問題成為新的關注點。據統計,今年全市各區縣會場共接待投訴566件,與去年相比減少了96件,6成問題當場解決,209件投訴需進一步協調解決。
供熱部門提醒市民,遇到供熱問題應先向當地供熱單位反映,以快速解決問題;如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再撥打區縣級供熱辦或市供熱辦熱線,市供熱辦24小時熱線為23284009,23285101。此外,市供熱辦組成18個督察組,對供熱單位的準備工作進行連續督察,發現問題迅速處理,為11月15日實現達標供熱奠定基礎。
現場實錄
問題1
地下暖氣管堵了,誰掏錢修?
河北區愛家社區的一位居民表示,她家暖氣不熱,供熱站工作人員檢查后發現,是地下管道堵塞造成的,需要更換管道。“我們家不是地熱采暖,地下這部分管道堵了,該誰掏錢修理呢?”
供熱辦回復:根據相關規定,居民家中采暖設備出現問題,維修費用應由居民自己承擔,如果房屋尚未出2年保修期,應由房屋的開發商負責維修。
問題2
前房主欠供熱費,不給供熱?
東麗區的一位市民反映,由于購買的二手房前房主欠費,導致她家暖氣被停,去年整整凍了一年。“雖然在買房協議里清清楚楚寫明,過戶前一切債務由前房主承擔,但他們家暖氣費拖欠時間太長,又增加了滯納金,少說也過萬了。每次去跟前房東交涉交費的事兒,都鬧得很不愉快!”
供熱辦回復:將盡力幫助這位市民與當地供熱部門聯系,協調解決今年的供熱問題。同時提醒廣大市民,供熱是“給房子供熱”,而不是“給房主供熱”,市民在進行房屋過戶時,必須檢查取暖費用是否已經繳納,否則拖欠的費用將隨同房屋“債務轉移”,即使有購房協議,也最好在購房前將債務處理清楚,以防留下“后患”。
問題3
手持測溫計測量,結果準嗎?
“暖氣連續三年都不太熱,每次來測溫都勉勉強強能過線兒。”家住河東區榮泰小區的一位中年女性投訴,家中住著80多歲的老人,已經連續三年暖氣不熱了,每次請供熱部門的工作人員測溫,結果都剛剛達標,但工作人員的服務卻令她不滿意,“有時候穿著臟兮兮的工作服就來了,手里拿著測溫計就開始測,能測得準嗎?”
供熱辦回復:今年,供熱辦對上門服務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統一規定:穿著統一服裝、佩戴胸卡、配備測溫支架等測量室內溫度,不會出現“手持測溫計測溫”的情況。此外,測溫時間、工作人員與測溫點距離、測溫高度等都有詳細規定。如居民對測溫結果有疑問,應當場向所屬區、縣供熱辦或市供熱辦反映,由管理部門及時予以處理。
問題4
新小區計量供熱,啥時開始?
居民孟先生詢問,他在西青區社會山小區購買了商品房,由于沒人居住,希望能按照計量供熱的方式交采暖費。“我們小區建成的時候統一安裝的供熱計量表,現在我們還沒有入住,希望可以調小流量,不僅我們可以少交些采暖費,還能節省能源。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開始計量供熱?”
供熱辦回復:今年全市計量供熱試驗面積達到4400萬平方米,其中按計量收費面積3000萬平方米。供熱辦還將繼續推動既有居住建筑計量供熱及節能改造工作。對于孟先生詢問的問題,將與當地供熱辦聯系后,以二次回復的方式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