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年底,不少小區的供熱又成為市民關注的話題。不過,與天然氣供熱受“氣荒”影響不同,一種新的集中供熱模式——太陽能供熱開始出現。
記者昨從武漢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獲悉,翰林雅居等武漢首批太陽能建筑一體化住宅小區,即將啟動太陽能供熱。青城國際、華僑城東湖項目等,也將開始使用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設備。這意味著借道太陽能,武漢住宅項目探索集中供熱進入一個新的模式。
武漢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鄭祥斌介紹,隨著上述首批太陽能建筑一體化住宅項目亮相,武漢探索住宅樓盤集中供熱,開始將能量源從天然氣、電力,轉向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據湖北氣象科技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陳正洪介紹,武漢 年 日 照 總 時 數 為1810-2100小時,雖只及甘肅、新疆等地區的一半,但好于普遍使用太陽能的德國。在冬季,即使在太陽能不足的情況下,仍能保證集中供熱水源基礎水溫達到20℃-30℃,并且其成本也低于其他供熱模式。(記者黃振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