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 仇保興
日前,北方已經進入供暖季節,暖氣費正是眼下老百姓關心的事。2005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民政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供暖須改變傳統的按面積收費的粗放辦法,建立誰用熱能誰交錢的熱費制度,但6年過去了,供熱計量改革仍在多個地方存在阻力。
供暖節能不容忽視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北方采暖地區出臺供熱計量價格和收費辦法的地級以上城市達到80個,累計實現供熱計量收費達到3.17億平方米,但這個數字僅僅是全國北方地區城鎮住宅面積的1/10。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供暖按面積收費改為計量收費將為我國節能30%以上,這足以說明單是供暖這一項,就具有相當的節能潛力。
仇保興介紹,全國北方地區城鎮住宅面積約30億平方米。如果在北方地區都安裝上供熱計量表,我們能節省1/3的能源,至少能節約2000萬噸標煤,4000萬噸二氧化碳,單供暖這一項的節能就相當于我國林林總總的節能措施工程的總和。《意見》指出,各城區要加強城鎮供熱采暖系統的節能改造,穩步推行按用熱量計量收費。改革的核心就是供熱實行計量收費,用多少熱能花多少錢。可實際情況是,好政策偏偏執行不到位。
不裝表、裝假表現象凸出
據了解,目前,在北方地區的供暖家庭存在“兩假兩不”四大問題,即不安裝計量表、不按表收費、裝假表、假計量收費,“不裝表”現象較普遍。仇保興說:“這是個嚴重的現象。國家有強制標準,新建建筑的設計、施工、驗收必須要裝供熱計量表,但陜西省、黑龍江省、內蒙古省、遼寧省還有部分新建的建筑供熱裝置不到位。”
仇保興指出,與“不裝表”現象相比,部分地區存在的“裝假表”應付驗收現象更普遍。目前,在住宅工程項目上已裝的計量表中,不合格的、易損壞的、末通過國家檢驗的、甚至有些就是無法顯示的壞表,有的地區地方政府保護主義更加劇了這種現象的滋生。
據業內人士透露,與“不裝表”、“裝假表”兩種現象相比,目前在供熱計量改革中最常見的是裝了表以后卻不按計量表收費。很多家庭的供熱計量表成為擺設,不僅沒有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還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以烏魯木齊為例,烏魯木齊市計量表安裝面積1450萬平方米,實現供熱計量面積僅126萬平方米。太原市計量安裝面積1000萬平方米,實際計量收費100多萬平方米,大量已經安裝合格控制計量表被閑置,等同于把政府的公信力徹底毀壞了。
供熱企業應扭轉傳統觀念
針對這種現象,仇保興認為,居民建筑出現“不裝表”、“裝假表”的現象除了一些地方主管部門行政不作為外,供熱企業的傳統思想還沒有從根本上扭轉過來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有些企業封建思想很嚴重,它們認為一旦按照表來收費,就會降低燃氣價格,讓煤、水、電企業市場化了。而現在如果是政府要求安裝的話,執行力較強。目前居民建筑存在不裝表、裝假表、不按表收費的假計量收費的情況是欺騙百姓的新辦法。
據悉,住建部將在兩個月之內啟動針對熱計量的三項專項檢查,并將根據檢查結果采取不同的懲處措施。仇保興表示,政府將于近期對那些裝假表、未按照國家標準檢驗合格的表的企業進行處罰,并將對供熱計量收費開始專項檢查。政府將逐個公布那些裝了表卻未按照供熱計量單位收費的,或者從未進行計量收費的城市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