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太原市在11月8日提前一周供暖,今年太原市區供熱總面積約1244.29萬平方米(熱電聯產面積2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面積885.6萬平方米,小區自供供熱面積158.69萬平方米),供熱普及率達81%。
據悉,太原市龍澤苑、下輦、東上莊、郝匠、文峰等19個小區及周邊區域已納入市區集中供熱范圍。目前,全市供熱已開始半個月,總體情況平穩,開局良好。
集中供熱生產用煤全面落實
根據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今年冬季全市供煤總量安排128萬噸,其中市區為39萬噸,縣(市)為89萬噸。所供煤質要求為發熱量在5500大卡以上的3號煤,分別由晉煤集團、蘭花集團、沁和能源集團、大寧煤礦、王坡煤礦等承擔,其中,晉煤集團和蘭花集團僅在晉城市區就承擔了25萬噸“平價煤”供應任務,并以每噸400元的成本價向供熱企業供煤。截止目前,各供煤企業正全面落實集中供熱生產用煤。
多熱源聯動供熱
過去,由于受熱源和管網的限制,下輦、鳳臺等部分社區老住戶無法實現集中供熱。為了徹底解決市區集中供熱熱源難題,太原市委市政府在2010年將國投晉城熱電一期2×300兆瓦熱電聯供項目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點工程,總投資4.57億元,并于今年順利投產運行。由此,國投晉城熱電一期熱網工程與市區原有的5家大型熱源廠實現聯動供熱,市區集中供熱能力由去年的760萬平方米,增加了兩倍多,達到了1827萬平方米。下輦社區、鳳臺小區、龍澤苑小區等19個新老社區及周邊區域260萬平方米,約2.1萬戶居民均被納入熱網聯供范圍,基本實現市區范圍內集中供熱的全覆蓋。
供熱價格16年不變
1995年,太原市市政府根據當時的煤價確定供熱價格為每月每平方米3.3元,16年過去了,煤價從每噸30元上漲到了每噸900元,但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改善民生的高度,今年拿出3.2億的專項資金對市區集中供熱用煤進行補貼,居民住宅熱費標準仍為每月每平方米3.3元,公共建筑面積為每月每平方米4.5元,供熱價格16年保持不變,這也是全省最低取暖價,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部分實施供熱計量收費
供熱計量改革是太原市實施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今年,太原市市區完成2010年以后新竣工建筑和供熱計量改造面積187.7萬平方米(住宅128.24萬平方米,公建59.46萬平方米),全部按熱量收費。單位建筑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完成改造8.7萬平方米。截止目前,我市住宅按熱計量收費面積達265萬平方米左右,達到了市區住宅面積的35%。基本熱價按建筑面積的30%收取,計量熱價按居民20.4元/吉焦、公建36.9/吉焦收取。
各縣(市、區)供熱穩步推進
今年太原市各縣(市、區)目前總供熱面積為432萬平方米,其中:高平供熱面積120萬平方米,供熱普及率為35%左右;陽城縣供熱面積126萬平方米,供熱普及率為35%;沁水縣供熱面積80萬平方米,供熱普及率為60%左右,完成熱計量改造面積2萬平方米;陵川縣供熱面積106萬平方米,供熱普及率為50%以上。








